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二次元文化视域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3 01:22
  随着社会跨入“全媒体”时代,二次元文化借助“大智移云”技术迅速传播开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青少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中央强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遵循“三大规律”,坚持“八个统一原则”。在党中央关于开展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意见的指导下,二次元文化凭借其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的共生态关系,具备充当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课题的价值。本论文依据“自发性需要自觉性引导;自觉教育需要融进自发生活”的逻辑思路设置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从概念、特征与主要受众剖析二次元文化,着力指出青少年是二次元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公因数”。第二部分,聚焦二次元文化自发性,运用案例分析法与大数据分析法论述二次元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机遇体现在二次元文化蕴含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挑战体现在二次元文化内蕴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与社会主流文化所倡导的三观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第三部分,针对二次元文化带来的挑战,分别从青年亚文化视角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剖析挑战的形成原因,旨在说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引领与创新发展的必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四、理论基础与理论借鉴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灌输思想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二)国外相关理论借鉴:关于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第一章 二次元文化解码
    一、二次元文化的意蕴
        (一)二次元的定义
        (二)二次元文化的定义
    二、二次元文化的主要受众分析
        (一)青少年是二次元文化的主要受众
        (二)二次元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三)青少年热衷二次元文化的原因透视
第二章 二次元文化视域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二次元文化视域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二次元文化蕴含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资源
        (二)二次元文化蕴含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三)二次元文化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二、二次元文化视域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二次元世界观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显裂痕
        (二)二次元人生观与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显裂痕
        (三)二次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显裂痕
第三章 二次元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二次元文化的自发性发展诉求抵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引导
        (一)二次元文化中的历史虚无主义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
        (二)二次元文化中的价值相对主义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三)二次元文化中的理论解构主义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在青少年中传播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给二次元文化的渗透以可乘之机
        (一)教育思维创新不彰以至思想交流与文化对话不深入
        (二)教育内容供给的精准性不足以至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弱化
        (三)宣教模式创新乏力以至思想政治教育的美感不强
第四章 二次元文化视域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路径初探
    一、二次元文化视域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原则遵循
        (一)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二)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
        (三)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四)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二、二次元文化视域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路径
        (一)精心选择面向青少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
        (二)参照二次元文化构建富有亲和力的话语体系
        (三)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时代感
        (四)改进方式方法增加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寓教于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767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767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7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