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荀子礼治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2 08:49
  荀子是先秦继孟子而起之儒学最后一位大师,他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又集诸子百家之大成,创立了博大的礼治思想体系,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其主要贡献在于引领儒法之间从“争”走向“合”。他以尊先王重礼义护道统的传统儒家学说为本位,以人性恶为哲学基础与逻辑原点,充分汲取法家思想中的有用养分,并在社会动荡和变革中考察和验证诸子学说。他坚信礼治与法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界限,有必要在理论上将其区分开来,但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它们之间肯定是相互依赖的,注重发挥它们各自所长并相互配合,有着更重大的实际作用与历史意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引领着儒法之争走向了儒法结合,构建了体系完整的礼治思想体系。本文除导论外,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荀子礼治思想。第一部分是对荀子礼治思想缘起之探究,主要论述了“明分使群”的基本向度和“化性起伪”的人性基础。荀子礼治思想既是明分使群的现实选择,又建立在化性起伪的经验之上,实现了传统礼治与法治由认识隔阂到逐步融合的转向,尤其主张礼义一统、维齐非齐与性伪合一,为解决战国时期各国君主治国之难题提供了理论参考。第二部分是对荀子礼治思想特质的分析,主要从倡导隆礼重法、推崇君权至上和守护...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荀子礼治思想之缘起
    第一节 理性使然:“明分使群”
        一、“群而无分则乱”
        二、“制礼义以分之”
        三、“维齐非齐之分”
    第二节 经验梳理:“化性起伪”
        一、以“性恶论”为起点
        二、以“性伪合一”为目标
第二章 荀子礼治思想之特质
    第一节 倡导隆礼重法
        一、“礼法合一”
        二、“礼乐同功”
        三、“礼始法端”
    第二节 推崇君权至上
        一、“法后王”
        二、“隆一而治”
        三、“平政爱民”
    第三节 守护王道政治
        一、“和而不同”
        二、“天人相分”
        三、“贤人治国”
第三章 荀子礼治思想之功用
    第一节 实现治国安邦
        一、坚守“天下一统”之立场
        二、倡导“礼法并用”之理念
    第二节 走向贤能政治
        一、推崇“人治主义”
        二、创设“以德配天”
    第三节 维护礼义秩序
        一、以“群居和一”为常态
        二、把“以人助天”当职分
第四章 荀子礼治思想之启示
    第一节 德法并举:治国的基本方略
        一、德法相济
        二、情理相依
    第二节 义利统一:治国的价值承载
        一、义利兼顾
        二、健全人格
    第三节 和谐共生:治国的目标指向
        一、人际和睦
        二、天人和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78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778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b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