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温籍士绅维新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以黄庆澄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3-04-02 17:17
晚清时期,受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封闭的中国国门被迫打开。随着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以及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冲击,为强国图存,维新思潮应运而生。此时的温州,以黄庆澄为代表的温籍士绅开始积极响应这场声势浩大的维新运动。他们既是维新思想的坚定支持者,也是积极实践者。本文拟以黄庆澄为代表的温籍士绅为研究对象,以较系统地探析温籍士绅在晚清大变局下的维新思想及其实践。1876年,随着《烟台条约》签订,温州正式开埠通商,商品经济得到发展。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涌入,越来越多的温州人得以接触西洋文明。而注重事功、求实致用的永嘉学术思想亦影响着温州士人。温州虽偏居浙南一隅,却于晚清出现了许多具有维新思想的开明士绅,如:变法自强的陈虬、辩证中西的黄绍箕、倡导民主的宋恕、兴学实业并重的孙诒让、办学育人的金晦、更定官制的徐定超以及强民兴商的陈黻宸等。他们积极从事维新宣传,足迹遍及北京、上海、浙江、湖北、广州等多个省市,成为温州地区维新思潮的先行者。在这些晚清温籍士绅中,黄庆澄的维新思想独具特色,包括:补偏救弊之政治思想、聚通足国之经济思想、推崇实用之教育思想、强军主战之军事思想、兼收并蓄之史学思想等多个方...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一、晚清温籍士绅维新思想及其实践概述
(一)晚清温州社会文化概况
1.政治状况
2.经济状况
3.思想文化状况
(二)在京士绅维新思想及其实践
1.“欲图自强,首在变法”——陈虬
2.辩证中西,教育维新——黄绍箕
(三)在沪士绅维新思想及其实践
1.崇儒抑法,倡导民主——宋恕
(四)在浙士绅维新思想及其实践
1.尊儒习西,兴学重实——孙诒让
2.西为中用,办学育人——金晦
(五)在其他地方士绅维新思想及其实践
二、黄庆澄维新思想及其特点
(一)生平简介
(二)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
1.补偏救弊之政治思想
2.聚通足国之经济思想
3.推崇实用之教育思想
4.强军主战之军事思想
5.兼收并蓄之史学思想
(三)维新思想的主要特点
1.融会性
2.务实性
3.矛盾性
4.超越性
三、黄庆澄的维新实践
(一)东游日本
(二)著书治学
(三)创办报刊
(四)为师兴教
四、晚清温籍士绅维新思想及其实践的影响
(一)影响
1.家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启蒙,地方风气的开化
4.近代温州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二)认识和评价
1.士绅阶层的区别与联系
2.注重自下而上,重视底层民众
3.取新卫旧,具有一定软弱性
4.体制内走向体制外:由维新到革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79623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一、晚清温籍士绅维新思想及其实践概述
(一)晚清温州社会文化概况
1.政治状况
2.经济状况
3.思想文化状况
(二)在京士绅维新思想及其实践
1.“欲图自强,首在变法”——陈虬
2.辩证中西,教育维新——黄绍箕
(三)在沪士绅维新思想及其实践
1.崇儒抑法,倡导民主——宋恕
(四)在浙士绅维新思想及其实践
1.尊儒习西,兴学重实——孙诒让
2.西为中用,办学育人——金晦
(五)在其他地方士绅维新思想及其实践
二、黄庆澄维新思想及其特点
(一)生平简介
(二)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
1.补偏救弊之政治思想
2.聚通足国之经济思想
3.推崇实用之教育思想
4.强军主战之军事思想
5.兼收并蓄之史学思想
(三)维新思想的主要特点
1.融会性
2.务实性
3.矛盾性
4.超越性
三、黄庆澄的维新实践
(一)东游日本
(二)著书治学
(三)创办报刊
(四)为师兴教
四、晚清温籍士绅维新思想及其实践的影响
(一)影响
1.家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启蒙,地方风气的开化
4.近代温州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二)认识和评价
1.士绅阶层的区别与联系
2.注重自下而上,重视底层民众
3.取新卫旧,具有一定软弱性
4.体制内走向体制外:由维新到革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79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77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