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3 02:36
  安德烈·阿尔谢尼耶维奇·塔尔科夫斯基(АндрейАрсеньевичТарковский)(1932——1986),一位被誉为继爱森斯坦之后,俄罗斯(前苏联)最杰出的电影导演。一位被公认具有顽强个性和以电影艺术创新为己任来探索人类精神世界表现形式的艺术家。他的电影作品和电影理论张扬着美学的熠熠光辉,在俄罗斯广袤大地上有机生长并自成体系。在经典著作《雕刻时光》、《纪录下来的时间》、《对比集》、《导演艺术讲义》、日记集《时光中的时光》、摄影随笔集《世上的光》中,塔尔科夫斯基就电影本体论、作者电影论、电影诗学表达、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探讨等电影美学思想,以真挚虔诚的语调做出了自我的个性化回答。本文以塔尔科夫斯基的美学思想为研究对象,从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的系统角度,在历史语境和当下语境中,对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美学思想进行理论解析,系统总结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美学观。借由专题研究和影像分析两种主要研究方法,揭秘塔尔科夫斯基的理论因子来源,论述塔尔科夫斯基对影像的诸多表达、诗意的诸多创造、时间的诸多组合形式、“作者电影”的诸多发散,环环衔接、步步深入,阐明塔尔科夫斯基电影观的纵向发展脉络和横...

【文章页数】:15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俄罗斯对塔尔科夫斯基及其电影美学思想的研究
        (二)欧美国家对塔尔科夫斯基及其电影美学思想的研究
        (三)我国对塔尔科夫斯基及其电影美学思想的研究
    二、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思路
        (一)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二)主要研究内容
        (三)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特色
第一章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的生成
    第一节 俄罗斯宗教哲学渊源——东正教义
        一、普济情怀:通过苦难获得救赎
        二、圣徒法规:绝望中的希望
        三、神秘主义:来自上帝的心灵启示
    第二节 冷战和热斗的淬炼——伤痕印象
        一、被政治挤压的创作空间
        二、超越时代的社会挽歌
        三、批判机械理性的思想洞见
    第三节 流动的美学传承——理论渊源
        一、基于俄国形式主义“诗电影”的探索
        二、对纪实派理论的扬弃与发展
        三、对英法作者电影论的借鉴与开拓
第二章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的影像表达
    第一节 影像哲学的思考——精神探索
        一、艺术对精神使命的承担
        二、超越乡愁的情感共鸣
        三、纯粹而直接的理想世界
    第二节 影像诗学的表达——技巧奇观
        一、作为思想载体的光影律动
        二、作为情绪传达的空间构图
        三、作为纯粹形式的电影语言
    第三节 影像本质的窥探——时光的重组与破壁
        一、运镜自如:影像的天然
        二、回避剪辑:影像的浑融
        三、时间流泻:影像的畅达
第三章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的诗意
    第一节 诗体寓言——审美维度的拓展
        一、极度简化的寓言式文体
        二、抽象化、类型化的人物塑造
        三、转向内心情节的设定
    第二节 诗性叙事——故事逻辑的跳跃
        一、真善美:人性母题的不断探索
        二、破与立:传统叙事模式与话语的革新
        三、内与外:心理叙事与外在叙事的共融
    第三节 诗化音乐——古典乐的拆分与重塑
        一、音乐美:咏叹调和抽象派
        二、建筑美:叠句和均衡
        三、陌生化:反常和妥协
第四章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的时间观
    第一节 时间的呈现形式及本体性研究
        一、时间以事实为形式
        二、回忆比当下更稳定
        三、梦幻比现实更深刻
    第二节 时间的组合形式及叙事研究
        一、连续真实:时间的延续与交融
        二、情感刺激:时间的交叉与循环
        三、超验效应:时间的共存
    第三节 时间的审美要素及终极意义研究
        一、诗意文本的直接呈现
        二、诗意情节的自由组合
        三、诗意元素的自我展示
第五章 塔尔科夫斯基另类的作者电影论
    第一节 编导一体化——以导演为中心
        一、一个绝对权威的创作空间
        二、一个完整呈现的生命体验
        三、一个不被打扰的想象世界
    第二节 场面调度——审视生命
        一、场面调度的技巧捕捉:长镜头
        二、场面调度的物质参与:自然元素
        三、场面调度的人物定点:紧扣生命
    第三节 影像与观众——主动与被动的转换
        一、发挥直觉作用,引起情感共鸣
        二、重视观众地位,更新期待视野
        三、设置影片悬念,牵动受众情绪
第六章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艺术和艺术家的责任
        一、诠释理想
        二、反抗绝望
        三、凝望永恒
    第二节 电影创作与审美接受
        一、把诗性精神传递给大众
        二、让电影之美常驻心灵深处
        三、用艺术填补现代人的精神空白
    第三节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与启示
        一、民族的才会成为世界的
        二、“天人合一”的宏观期待
        三、现代美学观的空间保留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80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780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6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