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浙江上盘花鼓的舞蹈文化内涵探析

发布时间:2018-02-28 16:45

  本文关键词: 打花鼓 上盘 文化内涵 民间舞蹈 动作表演 民间艺术 舞蹈动作 明末清初 浙江省 地方戏曲 出处:《四川戏剧》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上盘镇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的台州湾北岸,整个地形背山面海、山水相连,形成了一种得天独厚的区域性气候。素有翼龙之乡、中国象棋之乡、西兰花之乡和"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花鼓)"的美誉。可以说,上盘镇是一座具有亚热带风情、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镇。一、上盘花鼓的表演特色上盘花鼓又称花鼓戏、打花鼓,是临海市上盘沿海一带人们喜闻乐见的舞蹈表演形式。
[Abstract]:The town of Zhengshangpan is located on the northern shore of Taizhou Bay off the southeast coast of Zhejiang Province. The whole terrain is backed by mountains, sea, mountains and rivers, forming a unique regional climate. It is known as the township of pterodactyl, the hometown of Chinese chess. The hometown of broccoli and the reputation of "hometown of Folk Art (Flower Drum) in Zhejiang Province". It can be said that Shangpan Town is an ancient town with subtropical customs and a long history. It is the dance performance form that people like to see in the coastal area of Linhai City.
【作者单位】: 台州学院艺术学院;
【分类号】:J72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冰心;功利主义及其超越——试论非职业舞蹈教育的价值取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胡国瑞;方兴未艾的服装表演艺术[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潘超青;“洋派文学”封印下的传统碎片——试论穆时英创作中的墨侠文化底色[J];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闻慧莲;闻慧芳;;浅谈对舞蹈学结构框架的认识[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田世高;论土家族民歌《龙船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刘永红;“开、绷、直、立”与“拧、倾、曲、圆”——中西方传统舞蹈形态及文化精神的差异[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张瑛华;滇人青铜器巫舞图像析论[J];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02期

8 高向英;对蒙古族舞蹈发展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02期

9 皇甫菊含;宋代"对舞"多元形式的文化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年06期

10 张云涯,杨中平;论武术与舞蹈的同源性、交融性、影响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李德元;明清中国国内的海洋移民[D];厦门大学;2004年

3 罗斌;假面阴阳—安徽贵池傩舞的田野考察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慕羽;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之关系,,1979~2006[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黄俊亚;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6 李文睿;试论中国古代海洋管理[D];厦门大学;2007年

7 许薇;舞剧叙事性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9 王彬;苏联芭蕾编导与教学历史经验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薇;论西域音乐文化中的龟兹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丽;“学院派”东北秧歌之文化形态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3 杜蕾;山东汉画像石乐舞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4 车延芬;中国古典舞之发生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刘青帆;中等专业舞蹈学校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目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文伟;宋代歌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韦文娟;德利布的芭蕾舞剧《葛蓓丽亚》与《希尔维亚》音乐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8 殷鹏;18世纪美国舞蹈教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刘漫;唐代乐舞《霓裳羽衣》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陈丽竹;即兴舞蹈的言语与呈现[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静;;凤阳花鼓发展特征之历史追问[J];铜陵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苏兆龙;;凤阳花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论[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鹤苹;;福州民间舞蹈[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长灿;凤阳花鼓唱新歌[N];安徽日报;2006年

2 夏玉润;《茉莉花》究竟是哪里的民歌?[N];文艺报;2006年

3 赵永春;民歌《茉莉花》的由来[N];中国档案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李文峰 何勇;“凤阳花鼓说”加入《茉莉花》之争[N];扬州日报;2006年

5 李顶邋路平安;一道民俗文化的靓丽风景[N];商丘日报;2008年

6 乔建中;凤阳花鼓[N];音乐周报;2001年

7 徐德君;凤凰苗族花鼓[N];团结报;2003年

8 胡燕平;江苏民歌的“胚胎”——南闸民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9 胡燕平;永远的南闸民歌[N];音乐周报;2005年

10 侯碧云;赏桑植花灯[N];张家界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阳;磁村花鼓的舞蹈文化艺术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侯仲陶;太谷秧歌舞蹈动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48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548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6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