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五代十国舞蹈的承唐启宋

发布时间:2018-03-08 22:15

  本文选题:五代十国 切入点:队舞 出处:《舞蹈》1999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五代十国是兴废争战十分剧烈的时代,人民遭受的苦难异常严重。不过,五代十国又是唐宋两朝之间继往开来的时期,,是一个从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的分裂混乱走向统一安定的过渡时期,亦是一个在文化上有所成就的时期。五代十国的舞蹈虽然不见有大的气象,但由于它对唐代舞蹈多有...
[Abstract]:The five dynasties and the Ten Kingdoms were a period of fierce war betwee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was extremely serious. However,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 were also the period whe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continued to open up to the future. It is a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the splittist chaos of the separation of towns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to the unification and stability, as well as a period of cultural achievements. Although the dance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countries did not have a great atmosphere, it had a great deal of ..because of its influence on the dance of the Tang Dynasty.
【分类号】:J709.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逸波;宋代的“队舞”与“舞队”[J];文史杂志;1991年03期

2 袁禾;小议“队舞”与“大曲歌舞”[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抒真;一得能为用 文苑添芳菲——推荐新书《全宋词中的乐舞资料》[J];人民音乐;1992年06期

4 窦培德;大唐盛世的皇家宫廷舞蹈[J];当代戏剧;2003年01期

5 高波!95级文科基地班;舞低杨柳楼心月──论宋词中的舞蹈描写[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邓修良;晋察冀的舞蹈艺术[J];新文化史料;1994年03期

7 林木;从文化学切入的中国舞蹈史论建构——读袁禾博士的《中国舞蹈》[J];上海艺术家;2001年03期

8 魏丽娇;唐宋柘枝舞与高丽莲花台舞蹈比较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王宁宁;迂回宛转 分流而出——宋代舞蹈传承变异与元明清舞蹈流脉[J];文艺研究;2005年02期

10 大江;;错过的舞会[J];出版参考;2005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麻国钧;;“行”的仪礼→“停”的戏剧——队戏源流辩[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徐士红;;对一例神经性贪食症患者进行舞蹈治疗的体会[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穆兰;;校园舞蹈——一股强劲的舞风[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金梅;朱军;;特殊体育教育中的舞蹈教学[A];残疾人体育研究——首届全国残疾人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4年

5 杜文玉;王蕾;;五代十国时期茶法考述[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6 杨昌国;;工具·艺术:苗族舞蹈走向生活[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7 郑学檬;;五代十国商品经济的初步考察[A];唐史研究会论文集[C];1980年

8 廖平兰;;浅谈舞蹈教育对中学生智能的开发[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9 陈梦影;;迈向21世纪的舞蹈教育[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孟媛媛;单培彦;;舞蹈-棘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神经心理学改变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聿文;钢丝上的舞蹈[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李晓林;永不枯竭的生活[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驻广东记者 于万东;广东舞蹈的三个“十分之一”[N];中国文化报;2001年

4 ;来,与墨西哥一起跳舞吧[N];中国文化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张林;消失的东嘎舞步[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6 记者 高铁耕;朝鲜族农民欢歌曼舞过大年[N];佳木斯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宋延涛;青啤:在品牌上舞蹈[N];经理日报;2003年

8 刘姗;普及性·实践性·针对性[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中国舞考级教育中充满乐趣的教学方法[N];中国艺术报;2004年

10 颜慧;让爱恨在死亡和舞蹈中完结[N];文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莹;两宋时期关于五代十国史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郑永乐;先秦两汉魏晋六朝舞蹈文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3 周加胜;南汉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钟祥;论南唐诗[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朴永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冯双白;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间祭礼舞蹈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7 陈毓文;世俗化潮流中的五代文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段双喜;唐末五代江皋两湖湘赣诗歌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郑明璋;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张海;前后蜀文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乐乐;论宋代“队舞”对唐代宫廷舞蹈的继承与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袁媛;宋代队舞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3 霍小敏;五代十国手工业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胡继芳;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舞蹈与社会生活[D];暨南大学;2002年

5 崔北京;南汉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艳红;喧嚣中的静谧——五代隐逸诗述评[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聿丹;唐五代时期的通贡贸易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赵旭东;五代与十国政治、军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慕羽;论百老汇音乐剧中的舞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10 娄瑶琪;乐舞融合教学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85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585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1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