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真切的历史人物形象——致舞剧《苏武》编导的信
本文选题:人物形象 切入点:舞剧编导 出处:《舞蹈》1999年06期
[Abstract]:......
【分类号】:J7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凡;充满诗意的肢体语言——舞剧《苏武》观感[J];上海艺术家;1999年06期
2 蓝凡;舞剧《苏武》的诗意[J];舞蹈;1998年03期
3 曹凌燕;威武不屈的精神魂魄——民族舞剧《苏武》的审美意象[J];上海艺术家;1998年03期
4 张廷玉;舞剧《阿诗玛》管窥[J];民族艺术研究;1994年01期
5 张靖龙;苏轼的前期创作与前期的苏轼[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6 蓝凡;《胭脂扣》的舞剧审美意义[J];舞蹈;1994年04期
7 罗斌 ,贾作光;品评的快乐——关于舞剧《澳门新娘》的对话[J];艺术评论;2004年11期
8 孙民;关于十三首东坡乐府的编年[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9 吴熊和;苏轼奉使高丽一事考略[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10 张海俐;简论作为政治家的苏轼[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瑁;;英英正气 压倒群邪[A];全面的总结 科学的评价——丁宝桢诞辰18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印质明;;“神”与“形”[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3 康柳硕;;略论人民币图案的人物形象设计[A];甘肃省钱币研究(1998-2003)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4 陈默;;浅析舞蹈创作的步骤——小舞剧《荷花仙子》的创作体会[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石云龙;;现代人价值观的折射——试评怀特笔下人物形象斯坦·帕克[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6 富金壁;;古书常见事考释四则[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敏;;崭新的时代矛盾 鲜活的人物形象——评大型话剧《炮震》[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桑凤平;俞海萌;;试论中日古典怪诞小说的“同途殊归”——《蛇性之淫》与《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人物形象对比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9 陈雪芳;;动画艺术中人物形象的定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曹景阳;;《吴二哥请神》创作小结[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月明;舞剧《篱笆墙的影子》蓄势待发[N];人民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蒋林;舞剧《篱笆墙的影子》八桂巡演[N];广西日报;2004年
3 罗辛;探索中国民族交响舞剧之路[N];人民日报;2003年
4 于平;“天边”的舞剧[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欧阳逸冰;舞剧《水月洛神》:以形写神 气韵生动[N];文艺报;2011年
6 欧建平;篱笆墙,里外瞧[N];中国艺术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刘琼;在《丝路花雨》的故乡看舞剧[N];人民日报;2002年
8 记者 刘艳;未来广州新舞剧:岭南舞姿混搭南拳舞狮[N];广州日报;2011年
9 裴诺;舞剧《篱笆、女人和狗》专捡“烫手的山芋”[N];音乐周报;2003年
10 刘京;色彩掩饰不住苍白[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纲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2 王彬;苏联芭蕾编导与教学历史经验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张喜贵;六朝羁旅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光贞;夏目漱石小说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李志斌;欧美流浪汉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伏漫戈;“二拍”人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宏伟;玉楼梦小说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卢静;《礼记》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菁;南宋四洪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郑积梅;20世纪三四十年代女作家的上海叙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琳;中国当代舞剧舞蹈动作语言的审美理念特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马雪英;中岛敦改编小说与原著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袁芳;论乔治·巴兰钦新古典主义舞剧审美理念的形成标志—舞剧《阿波罗》[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阳清;《论语》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志勤;李佩甫论[D];郑州大学;2005年
6 闫伟娜;纪实类电视节目人物形象的创作特点与表现手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晓丹;论迟子建短篇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琳;师陀小说人物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丽;白蛇传故事探微[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赵晓玲;关中系列题材电视剧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04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70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