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中国民间舞“即兴创作”特点与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18-04-03 10:09

  本文选题:即兴创作 切入点:特点 出处:《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摘要】:“即兴创作”是我国民间舞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即兴创作”作为舞者的一种素养,其基本内涵包括:独立能力,突破能力,发现能力,联想能力。这四个内涵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在时代要求高校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形势下,高校民间舞课堂应恢复本民族“主动参与,即兴创作”在教学中对人的培养作用,民间舞课堂要发展人的即兴创作能力,实现创新教育的目的,必须以创新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介;以开放为特征。
[Abstract]:Improvis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forms of folk dance in China.As a kind of accomplishment of dancers, improvisation includes independence ability, breakthrough ability, discovery ability and associative ability.These four connotations are interrelated as a whole.Under the situation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required to cultivate highly qualified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e folk dance clas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resume their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improvis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people.In order to develop people's improvisation ability and realize the aim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the folk dance classroom must take innovation as its purpose, students as its center, problems as its intermediary and openness as its characteristic.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分类号】:J7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卫民;;偶成[J];清明;1982年02期

2 Bernard Dufeu,何敬业;心理语言剧:通过实际经验学习外语[J];国外外语教学;1985年01期

3 津音;;达·芬奇和乐器[J];乐器;1985年02期

4 托夫斯托诺戈夫;戈兆鸿;;戏剧的即兴创作[J];戏剧艺术;1986年02期

5 丁小冬;谈导演的即兴创作[J];齐鲁艺苑;1987年03期

6 赖声川;无中生有的戏剧——关于“即兴创作”[J];中国戏剧;1988年08期

7 许卓娅;;以指挥和即兴创作为主线的活动——奥尔夫教学法教学实例及分析[J];中国音乐教育;1990年02期

8 ;琵琶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9 马咏梅;;山东民间剪纸能手(13) 梁启明[J];民俗研究;1991年04期

10 翟寿涛,,孙经国;散手运动中的习惯“组合动作”与“即兴创作”[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崔宪;;简论民歌的曲随词唱与词曲异步[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刘进才;王俊芳;赵勇;;“小学生创新学习心理素质培养”中期研究报告[A];全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C];2004年

3 张谦;;试论北印度古典音乐中的即兴文化[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4 吴晓惠;;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浅谈幼儿创造性的培养[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沈菁;;让学生自然展现音乐创作天性[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红庆;哪里来的民间[N];华夏时报;2002年

2 李玮;巢湖抢救保护“巢湖民歌”[N];安徽日报;2004年

3 章智;望不尽的瑶山美景 听不够的瑶族民歌[N];中国民族报;2004年

4 杨中兴;傈僳同胞爱对歌[N];云南政协报;2004年

5 记者 刘桂丹;桂林国际摄影节营造多赢平台[N];桂林日报;2005年

6 毛继增 吐尔洪江;阿曼尼莎汗与十二木卡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7 本报记者 陈太平;崇德扬善 承载文明[N];常德日报;2006年

8 记者 陈太平;台湾中小学校长参访团来常[N];常德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晨迪;55字一首词获赔5万元[N];成都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包忠;赖声川 剧场没有荒芜年代[N];成都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冯卓慧;蒙汉文明的碰撞与交融——论草原民歌蒙汉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2 乔迁;《格萨尔》之《辛丹内讧》音乐初析[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3 杨阳;临县伞头秧歌及其保护与永续利用[D];山西大学;2006年

4 孙曼临;关于舞蹈艺术教育的调研报告[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5 赵卿;伊什梅尔·里德小说《巫神》中的后现代元素解析[D];山东大学;2007年

6 吴素君;一个诗人的神话[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04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704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3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