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多——印度古典舞的“王冠”
本文选题:古典舞 + 古代舞蹈 ; 参考:《舞蹈》1998年03期
【摘要】:婆罗多——印度古典舞的“王冠”江东在很多人的眼中,婆罗多已成为印度古典舞的代名词,这种来自于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古典舞,,占据了全印乃至全球的印度舞舞台。婆罗多舞是一种精致而复杂的舞蹈体系,它的舞姿富于力度、脚部击地的力量非常稳健、动作的轮廓清晰精确...
[Abstract]:Borodore-the "crown" of the Indian classical dance Jiangdong in the eyes of many people, Borodore has become a synonym for the Indian classical dance, this kind of classical dance from Tamil Nadu state in southern India, occupied the Indian dance stage all over India and even the whole world. Borodore dance is a delicate and complex dance system, its dance is full of strength, foot striking power is very steady, the contour of the movement is clear and precise.
【分类号】:J709.3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万励;;浅谈舞蹈基础教学中的“翻身”[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2 ;英国全民舞蹈活动升级[J];舞蹈;2010年04期
3 谢飞;;“高山流水”——古典舞中力的中断与连接[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袁禾;;“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不可再泛滥[J];舞蹈;2010年11期
5 卿青;;环球舞讯[J];舞蹈;2010年08期
6 慕羽;;图文快递[J];舞蹈;2010年03期
7 卿青;;环球舞讯[J];舞蹈;2010年05期
8 刘叶;;中国古典舞的主要特征——形神并俱[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9 葛玲丽;;浅谈海阳秧歌的特点[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6期
10 韩涛;;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古典舞[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穆兰;;校园舞蹈——一股强劲的舞风[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杨昌国;;工具·艺术:苗族舞蹈走向生活[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3 陈梦影;;迈向21世纪的舞蹈教育[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杨全忠;杨忠信;;浅谈威宁苗族芦笙舞蹈[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5 袁玉珍;;紧紧抓住民族民间文化精髓不放——兼谈舞蹈《苗女嬉炊》的编创意图[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6 罗春蕙;;对改制后幼儿师范舞蹈教育教学的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7 周滢;;舞蹈伴奏之我见[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8 朱立新;;试论舞蹈教学中音乐的特殊作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音乐专辑)[C];2006年
9 王構;;“天魔”舞的传播及渊源[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10 周晓燕;;青铜时代——乐舞的神化与人文启蒙[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鲁宁;舞蹈与时代精神[N];人民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严长元;新世纪舞蹈人才的大检阅[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记者 李洋;5万人次观赏38场中外舞蹈精品[N];北京日报;2007年
4 尹建平;舞蹈要寻找市场[N];中国文化报;2001年
5 云南艺术学院08级舞蹈学研究生 吴司祺;古典舞中的《孔乙己》[N];中国艺术报;2010年
6 驻四川记者 干德明;首届四川省舞蹈大赛展现新风采[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郑娜 骆燕玲 齐晶;古典舞的美丽乡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8 文暨;还舞蹈本来面目[N];中国民族报;2003年
9 徐锦忠;舞蹈:不妨通俗[N];江西日报;2003年
10 江东;舞蹈盛宴 异彩纷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冯双白;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间祭礼舞蹈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2 朴永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萧君玲;中国舞蹈美学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袁禾;论中国宫廷舞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5 史红;新时期舞蹈审美创造刍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6 张晓东;试论身体与运动的艺术关系[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7 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继芳;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舞蹈与社会生活[D];暨南大学;2002年
2 孙倩;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史中的重要阶段——汉魏六朝时期乐舞探微[D];郑州大学;2004年
3 李睿;多梅尼科·斯卡拉蒂作品中的意大利风格[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小兵;永新盾牌舞音乐文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刘佳家;坳瑶传统黄泥鼓舞蹈文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6 王玲;大学音乐教育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强妮娜;英国音乐剧《猫》的分析与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8 于晓晶;泰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叶娅丹;中国秧歌的社会功能研究与地方健身秧歌的创作构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邵佳丽;大型民族舞剧《大梦敦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45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945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