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舞蹈的场域性和生态性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贵州苗族舞蹈文化艺术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72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建;无声世界的符号——舞蹈身体语言[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曾雪飞;;贵州苗族舞蹈音乐研究述评[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年02期
3 张元春 ,张建真;让身体走出沉默──关于现代舞的对话[J];电影艺术;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毓秀;;浅谈舞蹈艺术的综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谢健;冯建国;;李煜词中的女性审美意象和艺术自叙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刘康凯;;审美意识形态论争中三种替代性理论方案考察[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杨芳;;论现代水墨的精神特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许英英;矫苏平;;谈空间序列的节奏[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6 肖晴;;符号中的美与设计思维——波特兰市政厅的形象与精神分析[J];安徽建筑;2011年01期
7 庄英邦;;浅论舞蹈中的意境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杨芳;;谷文达和中国当代抽象水墨艺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张培;孟朝;聂庆娟;王中华;李艳;;园林艺术与音乐艺术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10 潘啸龙;《诗经》抒情人称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行福;;社会炼金术——布迪厄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化和批判[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2 戴烽;;家文化惯习与公共文明参与[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3 李春青;;试论当代文论话语建构之路径、存在问题及出路[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闫晓庆;;对部分农村学生放弃高考的原因与影响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胡飞;喻晓;;论设计的客观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王天锐;;浅议贵州民族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7 罗劲;;转型期会计师事务所的社会信用的初步研究:一种基于场域视角的观点[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8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邹红;;焦菊隐的“戏剧—诗”观念及对当代话剧的启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10 孙萌;;觉醒与共谋——谈电视剧《橘子红了》中的女性形象[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9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10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2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陈哲;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董鸣;丝网版画的印痕魅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秀梅;休闲食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琦;基于产品意象的感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田苗苗;大连沙河口区大学生创业困境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宝萝;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的音腔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2 王毅;;综合视野中的音乐与舞蹈观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李莘;;论舞蹈编创过程中的音乐结构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曾雪飞;;苗族“解簸箕”仪式木鼓乐的音乐学考察[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年01期
5 裘柳钦;中国民间舞蹈音乐的曲式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6 裘柳钦;浅谈中国民间舞蹈音乐的记谱问题[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7 王冬岩;宋函颖;;音乐节奏及其在舞蹈中的作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04期
8 李静;;论苗族舞动律与鼓点的关系[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9 孟凡玉;音乐和舞蹈人类学:关于表演人类学的研究——安东尼·西格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术报告[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郑毅峰;夺科;;羌族民间舞蹈音乐分析[J];四川戏剧;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春菲;;贵州苗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文史博览(理论);2012年07期
2 蒲亨强;访苗歌手,谈苗民歌——兼记贵州苗族音乐家唐春芳[J];音乐爱好者;1999年06期
3 张志萍;;贵州苗族舞蹈浅探[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04期
4 甘俞;;谈贵州苗族民间舞[J];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5 郭巧红;;贵州苗族、布依族情歌比较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李Oz民;贵州苗族的芦笙[J];人民音乐;1951年04期
7 袁源;;贵州苗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探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杨昌树;芦笙的继承与发展[J];乐器;2004年07期
9 龙清萍;;浅析贵州苗族山歌的艺术特征[J];音乐大观;2013年01期
10 王松涛;;贵州苗族芦笙舞表现形式和文化价值的研究[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应华;全球化背景下贵州苗族音乐传播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洪启星;贵州省苗族芦笙舞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32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53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