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0 15:57
【摘要】:当前,凡是研究人类活动的重要领域,都离不开心理学的理论支撑。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更是缺之不可,所以我们应该试图提倡心理学理论运用于舞蹈教学实践之中。舞蹈本身就是一种人体动作的高度提炼,在学生准确地模仿教师的标准示范动作的同时,还需要教师仔细分析了解学生的认知、动机、情绪、能力、人格等心理现象;这样才能在舞蹈教学实践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完善教学目标。因为心理学本身就是研究人的心理发生与发展规律的科学,所以文中主要研究和发现学生、教师在舞蹈教学中的心理现象及规律。舞蹈教学是一种双边教学活动,它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舞蹈动作的统一与规范,其中也包括教学内容、学生接受能力、学生心理素质等。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舞蹈教学活动,就可以看出,舞蹈教学活动是立体、连续、流动的心理活动过程,有一定的结构、系统和规律。在舞蹈教育结构中,心理学这个组成部分经常对舞蹈教学过程的目的和任务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包括对舞蹈专业技能和普通才能的培养、舞蹈创作思维发展的影响等,都至关重要。笔者提出为达到有效的舞蹈教学,利用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理论与舞蹈教学相结合,使舞蹈教学更加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70-4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7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芳,顾晓静,王启兵;关于加强高校美育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周策,吴玲,程双远;论教师的心理应激及其应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徐晓l,
本文编号:2547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547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