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成都市校外培训机构少儿拉丁舞班内分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8-08 00:39
【摘要】:近年来,拉丁舞在我国广泛开展,市场上许多校外培训机构纷纷开设拉丁舞课程。但出于利益的考虑,校外培训机构新老生混合教学以及跨年龄教学的现象普遍,已经严重影响少儿拉丁舞的教学质量。对此,教育部门针对校外培训机构颁布多条指令,要求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多个教学方面。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笔者将针对成都市校外培训机构少儿拉丁舞学生差异性问题,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班内分层的教学设计,旨在为相关从业和研究人员提供可操作的实践性研究。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结合成都市校外培训机构少儿拉丁舞教学的特殊情况,选取年龄分层和技术分层融合的班内混合分层教学这样一个新型的分层教学方式,最终形成一个系统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样列,并以此进行教案设计与实践操作。研究结果表明:(1)校外培训机构少儿拉丁舞班内混合分层教学符合校外培训机构少儿拉丁舞的教学需要,有助于提高少儿拉丁舞技术水平、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持续参与到拉丁舞训练当中。(2)教学实践的成功表明校外培训机构少儿拉丁舞班内混合分层教学设计结构的可操作性,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即教学内容的分析、学习者的分层、教学目标的分层、组织教法设计、教学评价设计这五个方面。(3)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的分析部分除了要分析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技能性和对学生的促进性,还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以便教师更加清晰地设定教学目标和把控课堂教学。(4)在对学习者进行分层时,年龄分层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生长发育的共性,还要了解个别学生生长发育的特殊性;在技术分层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技术水平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5)教学目标的分层是在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术目标、体能目标的分类基础上对应教学内容版块,设计当前学生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6)组织教法的设计应根据教学内容模块选择适合的队列形式来组合具体的教学方法。(7)教学评价的设计应在既定的评价框架上根据学习内容的变化来增加评价的个项,并对不同层级做出具体要求。(8)将年龄分层和技术分层混合的分层方式过于复杂,对于教师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态度有较高要求,特别是教学初期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在教学中后期学生养成分层教学习惯之后,便能顺利进行。针对本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为日后校外培训机构少儿拉丁舞分层教学的实施和推广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722.8-4
【图文】:

变化图,学生成绩,学期,变化图


表情自然、丰富、有感染力,动作张弛表情自然、有感染力,动作基本张弛有表情自然,动作力度和延伸感不佳。无表情管理,动作软泄,平淡。机构少儿拉丁舞班内混合分层教学实践效果少儿拉丁舞班内混合分层教学的反馈与分析的反馈与分析实践完成之后,作者对学生进行了分层技术水平测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等学习态度方面进行了调与分层教学的 16 位学生的综合成绩。并将评价后的数据结果如图 1。

变化图,学期,变化图,分层教学


图 2 学期前后学生学习兴趣变化图 图 3 学期前后学生学习自信心变化图从图 2 学期前后学生兴趣效果对比中可以看出,经过分层教学后,学生学习兴趣从 75%提升到 100%,很感兴趣人数也从 37.5%上升到 62.5%。从图 3 学生学习前后对自身学习效果自信心对比中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自信心有大幅度提升,从 68.75%提升至 100%,表示对拉丁舞学习很有信心的学生人数更是高达 62.5%。从以上几个方面的数据中可以以看到,在分析起点能力时,学生成绩统计满足传统的正态分布曲线,但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分层教学,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宜难度的教学,让学生都能够触及自身的就近发展区,树立了学习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情绪,最终全班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能达到相应层次的优秀水平。拉丁舞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分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树立短期目标,有助于学生在长期训练中的坚持不懈,并时刻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就像闯关游戏一样。少儿天生活泼好动,教师不能用成人的要求去规定学生的

变化图,自信心,学期,学生学习


图 2 学期前后学生学习兴趣变化图 图 3 学期前后学生学习自信心变化图从图 2 学期前后学生兴趣效果对比中可以看出,经过分层教学后,学生学习兴趣从 75%提升到 100%,很感兴趣人数也从 37.5%上升到 62.5%。从图 3 学生学习前后对自身学习效果自信心对比中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自信心有大幅度提升,从 68.75%提升至 100%,表示对拉丁舞学习很有信心的学生人数更是高达 62.5%。从以上几个方面的数据中可以以看到,在分析起点能力时,学生成绩统计满足传统的正态分布曲线,但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分层教学,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宜难度的教学,让学生都能够触及自身的就近发展区,树立了学习信心,提高了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情绪,最终全班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能达到相应层次的优秀水平。拉丁舞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分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树立短期目标,有助于学生在长期训练中的坚持不懈,并时刻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就像闯关游戏一样。少儿天生活泼好动,教师不能用成人的要求去规定学生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静;;浅析多媒体教学与实践[J];西铁科技;2005年04期

2 刘清华;;走近名师,解读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聆听特级教师张祖庆《我盼春天的荠菜》有感[J];青年教师;2007年07期

3 蒋成立;;多媒体教学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4年02期

4 吕奇男;;浅谈教学媒体的虚与实[J];浙江教育技术;2011年05期

5 程俊花;;略谈多媒体的教学效用[J];淮海文汇;2005年06期

6 常书娟;;浅谈教学媒体在生物学课堂的运用[J];才智;2017年36期

7 范莺;;例谈英语教学媒体设计的有效性[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05期

8 潘增潮;;4MAT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应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6年27期

9 尹然;;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年01期

10 郑燕;;思想品德课载体式教学分类例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芙蓉;赵玉祥;;浅议网络教学利与弊[A];2018年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教改新视野篇[C];2018年

2 薛菁;;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策略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C];2018年

3 高洋;刘丽;;在学习中感受快乐[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 第九卷[C];2015年

4 马时荣;潘晓燕;;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5 吐尔逊柯孜;;探索如何创新小学汉语文教学[A];2017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6 古丽娜·毛坎;;如何创新当前的小学汉语文教学初探[A];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7 宋贤春;于化吉;蒋丽云;苗爽;王忠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分析[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C];2018年

8 路晗;;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多媒体[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 下卷(一)[C];2006年

9 刘岩;高爱兰;李静;李晶晶;张明;;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二卷)[C];2017年

10 李君;王鹏颖;刘玉竹;王敏慧;;智慧环境中英语教学的创新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从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吴忠连;中职美术教育教学刍议[N];贵州民族报;2017年

2 何海萍 长治市项目库;浅议在教学中应用媒体技术须把握的问题[N];科学导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张卫婷 通讯员 魏国政 葛万鹏;科学定措施 及时抓整改[N];酒泉日报;2009年

4 吕宪军;新课程实施中要创造性使用教学媒体[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张瑞林;优化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果[N];甘肃日报;2005年

6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汾河联校汾河初中 亢玄;浅谈初中美术愉快的教学[N];发展导报;2017年

7 李怀龙;什么是教育技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兴义市白碗窑中学 李开鑫;浅议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功能[N];黔西南日报;2015年

9 江苏省滨海县八滩中学 陈乃胜;使用多媒体教学数学的体会[N];学知报;2011年

10 辽宁是朝阳县十二台中学 崔洪利;浅谈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锦;成都市校外培训机构少儿拉丁舞班内分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D];成都体育学院;2019年

2 张聪聪;基于微课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9年

3 张宇洁;幼儿园创意美术教学现状及其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4 吕佩瑶;议题式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5 汤美玲;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大组管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6 秦志静;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7 马飞燕;地方师范大学优秀教师教学的个案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9年

8 张喜瑞;教学点教师联片教研模式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

9 徐积林;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10 韩荣荣;信息化助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双师教学”模式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4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784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d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