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剧场性”与“情感性”在舞蹈剧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7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栋;;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J];舞蹈;2014年07期
2 李跃;;论舞蹈剧场的艺术特征[J];艺术品鉴;2019年11期
3 彭涨;;在舞蹈剧场邂逅自己[J];中华文化画报;2016年11期
4 李凯伟;;刍议当代舞蹈剧场中的“符号”[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5 车晓宇;;《康乃馨》:程式复制,抑或精神传承?——乌帕塔舞蹈剧场台中演出观感[J];戏剧与影视评论;2018年05期
6 冯秋子;;生育报告[J];西部;2012年05期
7 田nI;;身体“不纯”——当代舞蹈剧场中的身体实践[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8 刘江莹;;从《狩猎我心》探寻荷兰舞蹈剧场的精彩创作[J];音乐生活;2018年05期
9 田艺苗;;皮娜·鲍什的“舞蹈剧场”[J];书城;2008年02期
10 张怡雯;;《十面埋伏》:舞蹈剧场的中国化刍议[J];艺术广角;201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逦菁;;爱欲的肢体言说——DV8肢体剧场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金涛;因为世界遗产遇见世界[N];中国艺术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张悦;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万里巡演,为了更多的“遇见”[N];中国艺术报;2016年
3 本报记者 高艳鸽;舞蹈剧场《追星星的人》:既是在场的,又是超验的[N];中国艺术报;2016年
4 本报记者 苏丹丹;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就这样一直演下去[N];中国文化报;2016年
5 北京舞评人 卿青;“她是当代的经典”[N];北京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高艳鸽;演出生意应该怎么做?[N];中国艺术报;2015年
7 吴丹;没有时空限制的舞蹈剧场[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8 刘春;舞蹈?戏剧?读解皮娜·鲍什[N];中国艺术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罗群;中外节目荟萃 百姓免费欣赏[N];中国文化报;2015年
10 桃子;NDTⅡ团:以青春的名义雀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董帅;舞蹈剧场《穷》的叙事性创作研究[D];北京舞蹈学院;2019年
2 颜荷;论“剧场性”与“情感性”在舞蹈剧场《何处是归程》中的观念表达[D];北京舞蹈学院;2019年
3 孔琳;舞蹈剧场中国化的美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4 付印明;文慧当代舞蹈剧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7年
5 杨彬;皮娜·鲍什“舞蹈剧场”剧场性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6 王亚会;论皮娜·鲍什的艺术创作理念[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86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786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