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棕扇舞的内涵和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1 16:31
棕扇舞作为元江县羊街乡哈尼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重要文化形式,其主要是通过哈尼族住民将族群意愿与当地的宗教文化、民风民俗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文化产物。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考察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棕扇舞的内涵和保护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当前的严峻形势,提出了一些保护建议,期望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棕扇舞。
【文章来源】:武术研究. 2019,4(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哈尼族棕扇舞的历史渊源
2 神秘的哈尼族棕扇舞文化内涵
2.1 灵魂不死观念的表达
2.2 繁衍发展的需要
2.3 精神寄托的需要
3 哈尼族棕扇舞的保护措施
3.1 成立保护中心, 建立棕扇舞“基因库”
3.2 借助棕扇舞成功申遗的优势, 扩大民俗体育的知名度和保护力度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棕扇舞提供必要的器材和设备
3.4 进校园, 成为课堂教材建设中的特色教学内容
3.5 当地旅游开发相结合, 打造成民族文化精品
3.6 加强政府部门主导和调控职能, 促进棕扇舞发展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哈尼族棕扇舞体育价值的研究[J]. 杨太吉,李阿爱.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8)
[2]山地社会的休闲活动与文化传承——以云南省元江县哈尼族棕扇舞为例[J]. 刘婷. 贵州社会科学. 2017(05)
[3]哈尼族棕扇舞的田野呈现与文化功能分析[J]. 李海燕.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4(02)
硕士论文
[1]元江县羊街乡哈尼族棕扇舞文化历史变迁研究[D]. 额瑜婷.云南艺术学院 2011
本文编号:3011224
【文章来源】:武术研究. 2019,4(0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哈尼族棕扇舞的历史渊源
2 神秘的哈尼族棕扇舞文化内涵
2.1 灵魂不死观念的表达
2.2 繁衍发展的需要
2.3 精神寄托的需要
3 哈尼族棕扇舞的保护措施
3.1 成立保护中心, 建立棕扇舞“基因库”
3.2 借助棕扇舞成功申遗的优势, 扩大民俗体育的知名度和保护力度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棕扇舞提供必要的器材和设备
3.4 进校园, 成为课堂教材建设中的特色教学内容
3.5 当地旅游开发相结合, 打造成民族文化精品
3.6 加强政府部门主导和调控职能, 促进棕扇舞发展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哈尼族棕扇舞体育价值的研究[J]. 杨太吉,李阿爱.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8)
[2]山地社会的休闲活动与文化传承——以云南省元江县哈尼族棕扇舞为例[J]. 刘婷. 贵州社会科学. 2017(05)
[3]哈尼族棕扇舞的田野呈现与文化功能分析[J]. 李海燕.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4(02)
硕士论文
[1]元江县羊街乡哈尼族棕扇舞文化历史变迁研究[D]. 额瑜婷.云南艺术学院 2011
本文编号:3011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011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