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寺院羌姆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及其反思
发布时间:2021-02-01 19:32
羌姆(vcham)系藏语音译,原意为跳或舞。长期以来,羌姆受到艺术学、宗教学、藏学等多学科的关注,如郭净、嘉雍群培、内贝斯基·沃杰科维茨(RenéDe Nebesky-Wojkowitz)、廖东凡等学者都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羌姆研究的进展与国内藏学研究的整体氛围密不可分。整体观之,当前研究主要围绕历史源流、表述系统、仪式功能三方面展开。值得注意的是,反思性知识(reflexive knowledge)与解构性知识(deconstructive knowledge)一方面扩大了研究主体的话语空间,另一方面,现代性的祛魅却在事实上削弱了始终嵌于羌姆中的世俗面向。以仪式为主体的研究范式下,各教派仪轨中差异的产生、差异的影响、差异的调适等诸多问题在当前羌姆研究中仍趋于边缘化。
【文章来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9,(03)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羌姆历史源流的分析
(一) 苯教说
(二) 佛教说
(三) 演进说
二、关于羌姆表述系统的研究
(一) 作为艺术形式的羌姆
(二) 作为宗教仪轨的羌姆
三、关于羌姆仪式功能的研究
(一) 符号隐喻下的身份认同
(二) 阈限语境中的中阴救度
四、关于羌姆研究成果的反思
(一) 苯教羌姆源流及其仪式过程研究
(二) 羌姆的代际传承和寺院舞本研究
1. 表演者的培养模式及传承体系
2. 羌姆舞本研究
3. 以羌姆为媒介的寺院与村落的互动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苯教文化视阈下的“羌姆”法舞源流考[J]. 李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2]抗拒阈限:“中阴得度”观下的羌姆法舞研究——基于云南迪庆东竹林寺的调查[J]. 李志农,邓云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3]宁玛派密咒师羌姆表演仪式的人类学解读——以格瓦彭措桑木丹林的羌姆表演为例[J]. 完麻加,吉毛措. 宗教学研究. 2015(03)
[4]羌姆艺术的含义、起源和流派辨析[J]. 赵树军. 红河学院学报. 2015(03)
[5]藏传佛教羌姆仪轨中的灵嘎处置与中阴救度[J]. 赵树军. 名作欣赏. 2014(36)
[6]羌姆传播模式探讨[J]. 周晓晗. 中国藏学. 2014(01)
[7]康区噶陀寺古鲁羌姆仪式结构[J]. 白玛措. 中国藏学. 2014(01)
[8]萨迦寺普巴羌姆的历史传承与艺术特征[J]. 王晓莉,桑吉扎西. 法音. 2013(12)
[9]雄色寺“绝”仪轨与绝鲁音乐、绝羌姆舞考察[J]. 格桑曲杰,平措云丹. 西藏艺术研究. 2013(01)
[10]论“信仰效应”下的羌姆仪轨舞蹈——东竹林寺“格归堆姆”节的田野考察[J]. 苏蓉. 怀化学院学报. 2012(01)
博士论文
[1]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间祭礼舞蹈研究[D]. 冯双白.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3
硕士论文
[1]羌姆仪轨舞蹈研究[D]. 苏蓉.云南艺术学院 2012
[2]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法舞—羌姆[D]. 万代吉.西北民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13311
【文章来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9,(03)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羌姆历史源流的分析
(一) 苯教说
(二) 佛教说
(三) 演进说
二、关于羌姆表述系统的研究
(一) 作为艺术形式的羌姆
(二) 作为宗教仪轨的羌姆
三、关于羌姆仪式功能的研究
(一) 符号隐喻下的身份认同
(二) 阈限语境中的中阴救度
四、关于羌姆研究成果的反思
(一) 苯教羌姆源流及其仪式过程研究
(二) 羌姆的代际传承和寺院舞本研究
1. 表演者的培养模式及传承体系
2. 羌姆舞本研究
3. 以羌姆为媒介的寺院与村落的互动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苯教文化视阈下的“羌姆”法舞源流考[J]. 李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2]抗拒阈限:“中阴得度”观下的羌姆法舞研究——基于云南迪庆东竹林寺的调查[J]. 李志农,邓云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3]宁玛派密咒师羌姆表演仪式的人类学解读——以格瓦彭措桑木丹林的羌姆表演为例[J]. 完麻加,吉毛措. 宗教学研究. 2015(03)
[4]羌姆艺术的含义、起源和流派辨析[J]. 赵树军. 红河学院学报. 2015(03)
[5]藏传佛教羌姆仪轨中的灵嘎处置与中阴救度[J]. 赵树军. 名作欣赏. 2014(36)
[6]羌姆传播模式探讨[J]. 周晓晗. 中国藏学. 2014(01)
[7]康区噶陀寺古鲁羌姆仪式结构[J]. 白玛措. 中国藏学. 2014(01)
[8]萨迦寺普巴羌姆的历史传承与艺术特征[J]. 王晓莉,桑吉扎西. 法音. 2013(12)
[9]雄色寺“绝”仪轨与绝鲁音乐、绝羌姆舞考察[J]. 格桑曲杰,平措云丹. 西藏艺术研究. 2013(01)
[10]论“信仰效应”下的羌姆仪轨舞蹈——东竹林寺“格归堆姆”节的田野考察[J]. 苏蓉. 怀化学院学报. 2012(01)
博士论文
[1]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间祭礼舞蹈研究[D]. 冯双白.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3
硕士论文
[1]羌姆仪轨舞蹈研究[D]. 苏蓉.云南艺术学院 2012
[2]试论藏传佛教寺院法舞—羌姆[D]. 万代吉.西北民族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13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013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