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从麒麟音乐的角度浅析麒麟舞的完善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1-02-13 08:33
  音乐是人类社会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殊语言,对于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民俗活动而言,音乐自然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音乐在风格、形式和载体上往往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在自媒体时代,传统民间艺术想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得做出改变和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在广东省的樟木头镇,麒麟舞是当地传统民间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发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然而传统的麒麟音乐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创新的麒麟舞蹈,应当与时俱进,予以完善与创新。 

【文章来源】:美与时代(上). 2019,(01)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从麒麟音乐的角度浅析麒麟舞的完善与创新


樟木头舞麒麟舞麒麟与舞龙、舞狮都是中华民族崇拜敬畏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代表性民间艺术

音乐,伴奏者,打击乐,舞蹈动作


氲拿篮米T副喑筛璐剩?部梢灾苯佑谩妒?经》中优美的词句编成歌词。歌唱加舞蹈的表演形式在舞台上展现,既能丰富表演形式,更能增添麒麟文化内涵,一举两得。其次,必须解决现有麒麟音乐中繁杂的打击乐重复问题,打击乐的重复常常使得伴奏者对整场表演模糊不清,只关注重复的节奏,导致舞蹈跟音乐“脱节”。所以需要一首完整的主旋律音乐来带动舞蹈,使伴奏者更加清楚整体结构,演奏才能有条不紊。最后,在麒麟舞中,不仅有模仿麒麟本身日常的动作,还有一些与其他神兽“互动”的舞蹈动作,比方说“麒麟引凤”(如图2、图3)。这些故事表现在麒麟音乐中则需要音乐的起伏变化和轻重缓急来体现,因此在创作麒麟音乐的时候必须考虑突出主题,形成高潮。麒麟舞作为优秀2麒麟引凤图3麒麟引凤图

设计学,东莞市,舞台,音乐


麟舞的流程和节奏也在麒麟舞表演艺术家心中根深蒂固了。对于传承人来说,原汁原味地继承固然必要,但是时代在进步,生活环境在改变,特别是在广东这样中西文化快速交融的地方,麒麟舞已经不再适应传统的表演形式。传承人的严格挑选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麒麟舞的发展和传播。模式是艺术的桎梏,面对模式,艺术工作者需要有突破它的勇气。面对麒麟音乐的现状,我们必须深感改革的必要,要踏出这一步,就必须先解放思想,从姊妹艺术或者地方戏剧中得到启发。截至2018年10月,东莞市文化馆已举办40余嘲非遗进校园”活动(如图4),这些活动中可以频繁看到麒麟舞的身影。“非遗进校园”活动是麒麟舞在传承上做出的突破和改变。但是这种改变还远远不够,麒麟音乐是麒麟舞的短板,只有创新和发展麒麟音乐,才能完善麒麟舞,让麒麟舞能够站上舞台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和喜爱。注释:①《汉书·武帝纪》记载:“麟,麋身,牛尾,狼头,一角,黄色,圆蹄,角端有肉。”②《拾遗记》记载:“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征在贤明”参考文献:[1]周萍.东莞市清溪镇客家麒麟舞的传承与保护[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2]苏丽敏.音乐的雅俗共赏[J].大舞台,2003(5):72.作者简介:冯果山,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学(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间美术与设计研究。实习编辑:甄苗苗图4“非遗进校园”活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音乐的雅俗共赏[J]. 苏丽敏.  大舞台. 2003(05)

硕士论文
[1]东莞市清溪镇客家麒麟舞的传承与保护[D]. 周萍.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32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032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3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