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当代“一带一路”背景下敦煌舞蹈文化价值嬗变的探究

发布时间:2021-02-13 18:09
  舞剧《丝路花雨》的成功,开启了当代背景下敦煌舞蹈文化价值探索的先河,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习总书记在敦煌研究所的讲话,对敦煌舞蹈的文化价值提出了质的规定性,敦煌文化价值的嬗变由此而来。本文旨在从敦煌舞蹈文化价值研究入手,以古代敦煌舞蹈的历史发展进程来探索文化价值,以佛学价值、民俗文化为古代敦煌文化价值的考量对象,以古籍中的舞姿、舞风舞貌、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舞蹈形象作为参照,从历史发展进程中揭示古代敦煌舞蹈的发展的内在规律与文化价值,从舞蹈形象深入文化价值的肌理进行探索,同时对当代“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敦煌舞蹈作品进行舞蹈从形式到文化内涵的分析,对古代与当代的敦煌舞蹈文化价值进行科学的对比、辩证的分析,从形象分析深入到文化价值的探究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现了敦煌舞蹈文化价值嬗变的实质,对今后的敦煌舞蹈创作提供文化价值的参照,让舞蹈创作过程与“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的时代需求、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以敦煌舞蹈文化价值作为舞蹈创作的依循。在古代与当代的敦煌舞蹈文化价值的对比之中,已然发现了敦煌文化价值产生嬗变的实质,在文化价值上两者有着明显差异,古代敦煌文化价... 

【文章来源】: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当代“一带一路”背景下敦煌舞蹈文化价值嬗变的探究


凌空吹笛的飞天形象

佛法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22图1凌空吹笛的飞天形象供养菩萨的形象呈现聆听佛法之时的礼佛的姿态(见图2),均是坐姿,以上半身头部、手臂、手型姿态、腰、胯的动作变化为主,动静之间,变化鲜明,呈现轻松明快的风姿,动作以提肘抚腹、抬臂挥手、立掌前推、双手合捧、捧掌、托掌、作兰花指等配合肩膀的高低起伏,上身的前倾后仰的动势,做供奉的姿态[20],还有环抱琵琶的菩萨形象在动静变化之间完成供养活动,甚至还出现了盘舞,以双手托盘形成虔诚的供奉之姿,内心表露虔诚之意。,图2聆听佛法的供养之姿[20]史敏.敦煌舞蹈教程:伎乐天舞蹈形象呈现[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2年7月第1版.

敦煌,民俗,舞姿,佛教


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26从表格中的风格特点、动作要素不难看出,唐代的《十部乐》大部分与敦煌舞蹈密切相关,从身体姿态上表现出了泞倾、圆、曲、仰、俯、卷的特点,执巾而舞以“三道湾”来表现圆曲规律,形成了唐代敦煌舞蹈的独特风貌,并以头、肩、腰、臂、胯、手型的姿态形成配合共同完成舞蹈动作(见图3)。唐代的敦煌舞蹈主要以巾舞、鼓舞、踏歌、百戏作为表现形式,既深化了飞天的形象、还创造出了反弹琵琶这样独具异域风情的经典形象,它与现今的中国古典舞具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对民族文化的探究和中国舞蹈发展历程具有着深远的影响。敦煌舞蹈从佛寺舞蹈走向了民俗舞蹈的发展历程,形成一种雅俗共赏的发展态势,起到了“承天地,顺万民”的教化作用、娱乐价值,有利引导社会风俗、社会文化走向一种开明化、轻松化、和谐化的发展态势,佛教文化与民俗活动逐渐融为一体,表演形式创新,佛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的融合让异族文明与汉族文化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并在唐朝呈现和谐之声、昌盛之景。图3执巾而舞呈现三道弯的体态顺风旗舞姿唐代经变画中的敦煌舞姿呈现了佛教文化与民俗文化相融合的热闹场面,记录着大量的佛教故事、佛教有关的民俗活动、民俗活动中以敦煌舞蹈表现热闹的场面,从经变画中可以感受到民风民俗的鲜明变化,南北朝时期的敦煌壁画舞蹈形象中佛都是高高在


本文编号:30323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0323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c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