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优秀伦巴舞选手成套动作编排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7 07:54
成套动作编排是选手参加体育舞蹈比赛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尤其当选手的技术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选手的比赛成绩直接受成套动作编排质量及水平高低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伦巴舞成套动作编排的基础理论,结合当今世界优秀伦巴舞选手成套动作编排的录像视频,选取2018年WDSF世界职业拉丁舞锦标赛决赛前六名伦巴舞选手为调查对象,并以前六名选手伦巴舞成套动作编排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作为研究对象,为我国优秀伦巴舞选手成套动作编排提供优化建议。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伦巴舞成套动作编排是在一定的基础理论研究之上展开的,在动作、空间、时间等构成要素上按照科学性、针对性、竞技性、艺术性和创新性原则进行编排;(2)世界优秀伦巴舞选手成套编排在动作选择上精益求精,以基本步伐、高级步伐为基础,舞种融合类动作、旋转类动作为优势。基本步伐最优动作为“扇形步”,高级步伐最优动作为“电纹螺旋转步(spin转)”,且步伐重复使用频率均不高于2次;舞蹈融合类动作以不同高低程度的“下胸腰”动作为最优,在传统“Ronde”动作基础上的创新为舞种融合类动作中发展最潮流的趋势;男...
【文章来源】: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018年世界职业拉丁舞锦标赛伦巴舞动作要素构成内容(前六名)
图 2 世界优秀伦巴舞选手基本步伐使用总次数(前六名)因此,研究表明成套动作编排的千变万化必然离不开基本步伐动作的铺形步” 为基本步伐最优动作,是世界优秀伦巴舞选手成套动作编排中必基本步伐;“分式扭臀转步”、“前进后退走步”、“扇形步”为基本势动作;“阿列曼娜” 可以作为基本步伐的主干动作进行选用。由于选上展示的时间是有限制的,为了保证选手成套动作编排的科学性,选手编排基本步伐的种类、重复使用率上也应该是有限的,遵循各基本步伐率均不高于 2 次的规律。2.高级步伐高级步伐是伦巴舞成套动作编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伦巴舞基本步伐在动作设计上使身体的转向、速度和胯部转动更加丰富灵活。选用高级优动作和优势动作等,可以帮助选手进一步丰富伦巴舞成套的主题思想
四、世界优秀伦巴舞选手成套动作编排分析胯部间展示的转动幅度,更重要的是缓解了长久以来大多数选手在伦巴伐中动作结构单一且身体表达不够饱满的情况,丰富了除“前进后退走电纹螺旋转步(spin 转)”和旋转类动作外,进行身体远距离移动步伐类,增强其动作移动的连贯性,帮助选手在赛场上发挥出更好的展示效说是高级步伐中最潮流的发展趋势。“连续扭臀转步”的使用,加强了舞种属性,凸显女伴曼妙身材、婀娜多姿的曲线美,通过一步步的上脚放部转动与后背肌肉形成挤压帮助选手们展示出身体线条极致延伸的能力长后腿线条的既视感,表现出女性在伦巴舞中柔情似水的一面,在舞伴爱意绵绵的氛围;“后退回旋步”体现了选手默契的双人配合技术,通舞蹈中霎那间的反作用力与速度,更加直观的展示出选手对身体各部位制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拉丁舞中的几何美学[J]. 辛晓晖. 中国民族博览. 2018(06)
[2]外来文化语境下伦巴舞编排中融入中国元素的效果分析[J]. 陈立农.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8(03)
[3]国内外体育舞蹈研究进展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J]. 李小芬,许佳慧.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8(04)
[4]体育竞技价值取向下体育舞蹈属性及特征研究[J]. 陈灿,张清澍.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05)
[5]新规则视角下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艺术性编排导向研究[J]. 汪敏,杜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05)
[6]国内外优秀拉丁舞选手伦巴舞套路编排对比研究[J]. 唐嘉岭.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6(05)
[7]世界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 王静,赵建新,马海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5(06)
[8]对WDSF体育舞蹈评判系统的解析[J]. 黄程程. 当代体育科技. 2015(07)
[9]基于2013版新规则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难度选择与编排研究[J]. 郑湘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11)
[10]体育舞蹈中各舞种的特点和技巧[J]. 池泉. 大舞台. 2014(08)
博士论文
[1]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D]. 黄俊亚.北京体育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WDSF世界标准队列舞竞赛套路创编发展趋势研究[D]. 魏沛骏.吉林体育学院 2018
[2]拉丁表演舞难度动作创编的研究[D]. 黄思达.北京体育大学 2017
[3]对世界舞蹈总会职业组拉丁舞冠军套路创编规律的研究[D]. 钱源.北京体育大学 2015
[4]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WDSF)竞赛规则的演变[D]. 黎雨薇.北京体育大学 2015
[5]竞赛规则视角下体育舞蹈进入奥运会的态势分析[D]. 王小刚.华中师范大学 2014
[6]国内外优秀拉丁舞蹈选手伦巴舞蹈关键技术的研究[D]. 蔡杰.北京体育大学 2013
[7]标准舞竞技成套动作创编的研究[D]. 和志伟.北京体育大学 2013
[8]我国优秀拉丁舞选手引带技术能力及其训练的研究[D]. 赵耀.北京体育大学 2012
[9]拉丁舞业余比赛中成套动作编排的理论研究[D]. 马豫.武汉体育学院 2009
[10]竞技性体育舞蹈编排的研究[D]. 李月.北京体育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37688
【文章来源】: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018年世界职业拉丁舞锦标赛伦巴舞动作要素构成内容(前六名)
图 2 世界优秀伦巴舞选手基本步伐使用总次数(前六名)因此,研究表明成套动作编排的千变万化必然离不开基本步伐动作的铺形步” 为基本步伐最优动作,是世界优秀伦巴舞选手成套动作编排中必基本步伐;“分式扭臀转步”、“前进后退走步”、“扇形步”为基本势动作;“阿列曼娜” 可以作为基本步伐的主干动作进行选用。由于选上展示的时间是有限制的,为了保证选手成套动作编排的科学性,选手编排基本步伐的种类、重复使用率上也应该是有限的,遵循各基本步伐率均不高于 2 次的规律。2.高级步伐高级步伐是伦巴舞成套动作编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伦巴舞基本步伐在动作设计上使身体的转向、速度和胯部转动更加丰富灵活。选用高级优动作和优势动作等,可以帮助选手进一步丰富伦巴舞成套的主题思想
四、世界优秀伦巴舞选手成套动作编排分析胯部间展示的转动幅度,更重要的是缓解了长久以来大多数选手在伦巴伐中动作结构单一且身体表达不够饱满的情况,丰富了除“前进后退走电纹螺旋转步(spin 转)”和旋转类动作外,进行身体远距离移动步伐类,增强其动作移动的连贯性,帮助选手在赛场上发挥出更好的展示效说是高级步伐中最潮流的发展趋势。“连续扭臀转步”的使用,加强了舞种属性,凸显女伴曼妙身材、婀娜多姿的曲线美,通过一步步的上脚放部转动与后背肌肉形成挤压帮助选手们展示出身体线条极致延伸的能力长后腿线条的既视感,表现出女性在伦巴舞中柔情似水的一面,在舞伴爱意绵绵的氛围;“后退回旋步”体现了选手默契的双人配合技术,通舞蹈中霎那间的反作用力与速度,更加直观的展示出选手对身体各部位制能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拉丁舞中的几何美学[J]. 辛晓晖. 中国民族博览. 2018(06)
[2]外来文化语境下伦巴舞编排中融入中国元素的效果分析[J]. 陈立农.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8(03)
[3]国内外体育舞蹈研究进展分析——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研究[J]. 李小芬,许佳慧.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8(04)
[4]体育竞技价值取向下体育舞蹈属性及特征研究[J]. 陈灿,张清澍.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05)
[5]新规则视角下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艺术性编排导向研究[J]. 汪敏,杜菊.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05)
[6]国内外优秀拉丁舞选手伦巴舞套路编排对比研究[J]. 唐嘉岭.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6(05)
[7]世界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 王静,赵建新,马海涛.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5(06)
[8]对WDSF体育舞蹈评判系统的解析[J]. 黄程程. 当代体育科技. 2015(07)
[9]基于2013版新规则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难度选择与编排研究[J]. 郑湘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11)
[10]体育舞蹈中各舞种的特点和技巧[J]. 池泉. 大舞台. 2014(08)
博士论文
[1]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D]. 黄俊亚.北京体育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WDSF世界标准队列舞竞赛套路创编发展趋势研究[D]. 魏沛骏.吉林体育学院 2018
[2]拉丁表演舞难度动作创编的研究[D]. 黄思达.北京体育大学 2017
[3]对世界舞蹈总会职业组拉丁舞冠军套路创编规律的研究[D]. 钱源.北京体育大学 2015
[4]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WDSF)竞赛规则的演变[D]. 黎雨薇.北京体育大学 2015
[5]竞赛规则视角下体育舞蹈进入奥运会的态势分析[D]. 王小刚.华中师范大学 2014
[6]国内外优秀拉丁舞蹈选手伦巴舞蹈关键技术的研究[D]. 蔡杰.北京体育大学 2013
[7]标准舞竞技成套动作创编的研究[D]. 和志伟.北京体育大学 2013
[8]我国优秀拉丁舞选手引带技术能力及其训练的研究[D]. 赵耀.北京体育大学 2012
[9]拉丁舞业余比赛中成套动作编排的理论研究[D]. 马豫.武汉体育学院 2009
[10]竞技性体育舞蹈编排的研究[D]. 李月.北京体育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37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037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