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统舞蹈在高等院校的传承模式探究——以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17 05:56
20世纪50年代,因建设新中国舞蹈教育体系的迫切需求,大量舞蹈工作者深入民间,扎根田野,通过加工、整理与提炼,将民间舞蹈带进高校舞蹈专业的课堂,成为了民间舞蹈进校园的开端。随着政府"非遗"工作的不断加强,"非遗"传统舞蹈的保护工作也获得了新的进展,成为国内舞蹈事业的重要领域。一方面,舞蹈工作者继续对传统舞蹈进行更加深入的田野考察工作;另一方面,积极深化传统舞蹈高校传承的探索路径,展开了一系列"非遗"传统舞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拓宽了"非遗"传统舞蹈的发展之路,为"非遗"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开启了新的篇章。
【文章来源】:齐鲁艺苑. 2019,(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非遗”传统舞蹈高校传承的历史积淀
二、“非遗”传统舞蹈在高校传承的条件与基础
三、“非遗”传统舞蹈高校传承的模式探析
(一) 立足元素教学,注重族群体验
(二) 继承发展并举,教学创作共进
(三) 注重理论研究,构建学术团队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遗舞蹈进校园”的实践及经验——关于“非遗舞蹈”在教育中利用的笔会[J]. 江东.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8(03)
[2]沉醉于心中那一片乡土——记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晚会《沉香》[J]. 毛毳. 舞蹈. 2016(03)
[3]族群生命体验——由《沉香》引发的思考[J]. 李卿,苏雪冰.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5(S1)
[4]河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之思[J]. 熊妍,李大. 舞蹈. 2015(06)
[5]舞动记忆 历史回眸——回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二十年[J]. 潘志涛.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7(04)
硕士论文
[1]云南少数民族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方式的探索[D]. 保奕帆.云南艺术学院 2012
本文编号:3037533
【文章来源】:齐鲁艺苑. 2019,(03)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非遗”传统舞蹈高校传承的历史积淀
二、“非遗”传统舞蹈在高校传承的条件与基础
三、“非遗”传统舞蹈高校传承的模式探析
(一) 立足元素教学,注重族群体验
(二) 继承发展并举,教学创作共进
(三) 注重理论研究,构建学术团队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遗舞蹈进校园”的实践及经验——关于“非遗舞蹈”在教育中利用的笔会[J]. 江东.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8(03)
[2]沉醉于心中那一片乡土——记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晚会《沉香》[J]. 毛毳. 舞蹈. 2016(03)
[3]族群生命体验——由《沉香》引发的思考[J]. 李卿,苏雪冰.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5(S1)
[4]河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之思[J]. 熊妍,李大. 舞蹈. 2015(06)
[5]舞动记忆 历史回眸——回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二十年[J]. 潘志涛.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7(04)
硕士论文
[1]云南少数民族舞蹈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方式的探索[D]. 保奕帆.云南艺术学院 2012
本文编号:3037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037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