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标准舞优秀运动员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1 17:23
本研究尝试将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到标准舞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中,观察其对标准舞运动员灵敏素质及专项技能的影响效果,为专项训练提供参考。以此完善标准舞项目专项训练理论,促进标准舞项目专项训练科学化水平。为探讨标准舞运动员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灵敏素质的影响效果,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和统计分析法。其中实验法选用北京体育大学标准舞代表队运动员及后备运动员共40人(20男、20女)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前对两组受试进行灵敏素质及专项技能测试,并将40名受试者随机分入实验组与控制组,两组受试者的基本情况未有显著差异。实验期间,两组受试在保持常规标准舞专项技术训练的基础上,对实验组受试者进行为期十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同时控制组进行常规身体素质训练。实验结束后,再次对两组受试者灵敏素质及专项技术进行检测、评分,并对实验前后两组受试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研究结果显示,十周干预后,两组受试灵敏素质测试指标均有所提升,但控制组提升幅度较小。此外,专项技术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专项技术评分显著提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为,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改善标准舞运动员灵敏素质及专项专项技能有显著效...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伊利诺斯灵敏跑测试
绳梯侧上步测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肌肉募集特征和身体素质的影响[J]. 刘瑞东,陈小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6(05)
[2]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U17足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J]. 徐萌,郎健.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5(05)
[3]运动灵敏素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赵西堂,李晓琨,葛春林. 体育学刊. 2014(04)
[4]灵敏素质训练对不同水平拳击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效果的影响研究[J]. 鲍善军. 中国体育科技. 2012(06)
[5]试论运动灵敏性的概念及其分类[J]. 赵西堂,葛春林,孙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08)
[6]竞技运动中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训练理念及作用机制探析[J]. 朱顺强.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7]羽毛球运动员灵敏素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J]. 史伟娟. 搏击(体育论坛). 2010(08)
[8]振动、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J]. 董德龙,王卫星,梁建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05)
[9]体育舞蹈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培养[J]. 刘少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03)
[10]马特维也夫的运动训练学术思想研究[J]. 姚颂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4(03)
博士论文
[1]中、美大学生运动员灵敏性及其相关素质的研究[D]. 湛超军.北京体育大学 2013
[2]我国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及若干训练研究[D]. 王冬月.北京体育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体育舞蹈竞赛特征的研究[D]. 韩璐.山西大学 2016
[2]身体功能性训练对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兴娜.北京体育大学 2016
[3]体育舞蹈标准舞技术特征研究[D]. 荆伟.湖南师范大学 2016
[4]解析“引导”在拉丁舞中的重要性[D]. 张玮.北京舞蹈学院 2016
[5]试论标准舞的舞蹈属性[D]. 王寅.北京舞蹈学院 2016
[6]对我国优秀标准舞选手沈宏、梁瑜洁多年训练安排的研究[D]. 张婕.北京体育大学 2015
[7]“软梯训练”对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灵敏素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赵小威.河北师范大学 2015
[8]对体育舞蹈摩登舞专项选手身体素质训练的分析与研究[D]. 闫爽爽.首都体育学院 2015
[9]核心稳定性训练对高校篮球专选学生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窦中坤.华中师范大学 2014
[10]传统力量训练与功能性力量训练的比较研究[D]. 郭广越.河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76796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伊利诺斯灵敏跑测试
绳梯侧上步测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肌肉募集特征和身体素质的影响[J]. 刘瑞东,陈小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6(05)
[2]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U17足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J]. 徐萌,郎健.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5(05)
[3]运动灵敏素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赵西堂,李晓琨,葛春林. 体育学刊. 2014(04)
[4]灵敏素质训练对不同水平拳击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效果的影响研究[J]. 鲍善军. 中国体育科技. 2012(06)
[5]试论运动灵敏性的概念及其分类[J]. 赵西堂,葛春林,孙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08)
[6]竞技运动中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训练理念及作用机制探析[J]. 朱顺强.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7]羽毛球运动员灵敏素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J]. 史伟娟. 搏击(体育论坛). 2010(08)
[8]振动、核心及功能性力量训练的认识[J]. 董德龙,王卫星,梁建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05)
[9]体育舞蹈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培养[J]. 刘少博.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03)
[10]马特维也夫的运动训练学术思想研究[J]. 姚颂平.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4(03)
博士论文
[1]中、美大学生运动员灵敏性及其相关素质的研究[D]. 湛超军.北京体育大学 2013
[2]我国优秀花样游泳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及若干训练研究[D]. 王冬月.北京体育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体育舞蹈竞赛特征的研究[D]. 韩璐.山西大学 2016
[2]身体功能性训练对排球运动员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兴娜.北京体育大学 2016
[3]体育舞蹈标准舞技术特征研究[D]. 荆伟.湖南师范大学 2016
[4]解析“引导”在拉丁舞中的重要性[D]. 张玮.北京舞蹈学院 2016
[5]试论标准舞的舞蹈属性[D]. 王寅.北京舞蹈学院 2016
[6]对我国优秀标准舞选手沈宏、梁瑜洁多年训练安排的研究[D]. 张婕.北京体育大学 2015
[7]“软梯训练”对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灵敏素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赵小威.河北师范大学 2015
[8]对体育舞蹈摩登舞专项选手身体素质训练的分析与研究[D]. 闫爽爽.首都体育学院 2015
[9]核心稳定性训练对高校篮球专选学生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窦中坤.华中师范大学 2014
[10]传统力量训练与功能性力量训练的比较研究[D]. 郭广越.河南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767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076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