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袖舞 ——袖舞表演中长袖和水袖的比较
发布时间:2021-05-09 18:07
运用袖衣元素为道具的中国古典舞袖舞,是中国传统民族舞蹈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袖舞在不断的传承和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本文选取袖舞当中较具代表性的两种“袖”即长袖和水袖。这两种“袖”有着独特的艺术审美与艺术表现力,两种袖舞既有一些相像之处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在袖舞表演中的特点进行对比,从“袖”的舞蹈形态、运用技法、表演特色等进行阐述。深入理解和体会其不同的动作语汇、情感表达及表现的方式。通过对比与总结使之能够在今后的袖舞表演中起到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本论文研究的难点
一 袖之形
(一)长袖的舞蹈形态
1.长袖的服饰形态
2.长袖的舞蹈形态
(二)水袖的舞蹈形态
1.水袖的服饰形态
2.水袖的舞蹈形态
(三)长袖与水袖舞蹈形态的比较
二 袖之技
(一)长袖技法
1.被动类
2.主动类
(二)水袖技法
1.伸缩袖
2.全袖
3.半袖
(三)长袖与水袖技法的比较
1.类别比较
2.袖技比较
三 袖之舞
(一)袖舞作品中长袖舞的表现特征和“袖”的运用(以《采薇》为例)
1.长袖的表现特征及美感
2.长袖的运用与身体配合方式解读
3.长袖表演时“袖”的运用难点及限制
(二)袖舞作品中水袖的表现特征和“袖”的运用(以《夜深沉》为例)
1.水袖表现特征及美感
2.水袖的运用与身体配合方式解读
3.水袖表演中“袖”运用的难点及限制
(三)袖舞作品中的“袖”与“人”
1.“袖”是人物情绪的外化(以《铜雀伎》和《江河水》为例)
2.不同的“袖”塑造出不同的人物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长袖善舞”谈水袖舞蹈的演变[J]. 胡夏. 艺术研究. 2010(02)
硕士论文
[1]谈中国古典舞袖舞的当代思考[D]. 孙嘉慧.北京舞蹈学院 2014
[2]汉代女性长袖舞研究[D]. 刘思呈.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
[3]汉代美术中的“袖舞”形象辨析[D]. 蒋红梅.华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77771
【文章来源】: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2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本论文研究的难点
一 袖之形
(一)长袖的舞蹈形态
1.长袖的服饰形态
2.长袖的舞蹈形态
(二)水袖的舞蹈形态
1.水袖的服饰形态
2.水袖的舞蹈形态
(三)长袖与水袖舞蹈形态的比较
二 袖之技
(一)长袖技法
1.被动类
2.主动类
(二)水袖技法
1.伸缩袖
2.全袖
3.半袖
(三)长袖与水袖技法的比较
1.类别比较
2.袖技比较
三 袖之舞
(一)袖舞作品中长袖舞的表现特征和“袖”的运用(以《采薇》为例)
1.长袖的表现特征及美感
2.长袖的运用与身体配合方式解读
3.长袖表演时“袖”的运用难点及限制
(二)袖舞作品中水袖的表现特征和“袖”的运用(以《夜深沉》为例)
1.水袖表现特征及美感
2.水袖的运用与身体配合方式解读
3.水袖表演中“袖”运用的难点及限制
(三)袖舞作品中的“袖”与“人”
1.“袖”是人物情绪的外化(以《铜雀伎》和《江河水》为例)
2.不同的“袖”塑造出不同的人物特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长袖善舞”谈水袖舞蹈的演变[J]. 胡夏. 艺术研究. 2010(02)
硕士论文
[1]谈中国古典舞袖舞的当代思考[D]. 孙嘉慧.北京舞蹈学院 2014
[2]汉代女性长袖舞研究[D]. 刘思呈.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
[3]汉代美术中的“袖舞”形象辨析[D]. 蒋红梅.华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77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177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