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民俗文化发展及其动力考察——以佛山醒狮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10 15:27
  与城镇化、全球化发展影响下民俗传统整体趋于溃散的情势不同,佛山醒狮适应社会变迁并走出了具有样本意义的发展之路。这归因于上世纪80年代民间醒狮的复兴及其从民俗到体育的重构,进而实现了90年代以后全球化进程中醒狮的竞技化、非遗保护情境下醒狮的文化再认同及其联动。依托文献记载和口述访谈,在"国家/社会"框架下阐述其动力机制,有助于透视地方民俗文化发展规律,并为狮舞类非遗的可持续传承提供路径参照。 

【文章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2(0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改革开放后醒狮从复兴到规模化与体育化
    (一)习性苏醒与民间醒狮复兴
    (二)文化政策引导下醒狮的规模化
    (三)醒狮重构:从民俗趋向体育
二、1990年以来醒狮的竞技化与文化再认同
    (一)全球化与醒狮的竞技化
    (二)非遗申报与醒狮文化再认同
三、国家与地方社会互动:醒狮发展的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J]. 穆昭阳.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8(01)
[2]非遗活态传承的悖论:保存与发展[J]. 高小康.  文化遗产. 2016(05)
[3]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风俗变迁动力机制的转型[J]. 侯松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9(02)
[4]遗产学与遗产运动:表述与制造[J]. 彭兆荣.  文艺研究. 2008(02)
[5]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在“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国际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 费孝通.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
[6]关于广东体育社会化问题的调查研究[J]. 饶纪乐.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84(02)
[7]岭南醒狮的风俗源流[J]. 叶春生.  民间文化论坛. 1984 (01)



本文编号:3179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179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9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