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彝族舞蹈继承与创新——以凉山地区彝族“披毡舞”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16 04:20
  彝族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彝族舞蹈是彝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国舞蹈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工作者吸收彝族舞蹈的独特风格,融合彝族少数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为中国民族舞蹈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披毡舞"是四川凉山地区特有的一种舞蹈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凉山彝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彝族披毡舞的发展、动作形态、现今的创新发展变化这四部分的分析,围绕"披毡舞"的继承与创新去挖掘彝族舞蹈动作产生的原因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这样才能给予民族舞蹈独特的内涵和魅力。 

【文章来源】:戏剧之家. 2020,(10)

【文章页数】:1 页

【文章目录】:
一、彝族舞蹈分类
二、凉山舞蹈的动作特点
三、凉山彝族舞蹈的形成环境
    (一)凉山彝族舞蹈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凉山彝族社会形态发展对其舞蹈的影响
四、凉山彝族“披毡舞”
五、凉山彝族舞蹈的继承与传播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区域文化视野下四川凉山彝族舞蹈的艺术特征[J]. 李远航.  四川戏剧. 2019(05)
[2]浅谈凉山彝族舞蹈的来源与发展[J]. 张黎.  艺术评鉴. 2017(11)
[3]四川大凉山彝族舞蹈探微[J]. 任昌菲.  大舞台. 2012(02)

博士论文
[1]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D]. 朴永光.中央民族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88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188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6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