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以“闽南童谣”为素材的少儿舞蹈创作探析 ——以原创作品《红团》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18 10:31
  闽南童谣,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间文化中难得的珍宝,是具有口头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童谣的节奏特点、音乐风格,以及童谣内容中独具的形象,十分符合儿童的心理,具有童真童趣。本文立足于闽南童谣为素材的少儿舞蹈创作进行探析,并以原创作品《红团》为研究对象,期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弘扬闽南文化,探寻闽南少儿舞蹈的创作的新路径,为少儿舞蹈创作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首先简述闽南童谣的相关理论;其次对闽南童谣《冬至》》所表述的内容进行介绍说明;最后详细阐述以闽南童谣《冬至》为素材在少儿舞蹈《红团》里的运用,从作品的主题、情感、人物等进行分析并突出融入“闽南童谣”的少儿舞蹈创作的独特性。少儿舞蹈借助了闽南童谣进行创作,更易被观众理解,形成较大观众基础,这些舞蹈作品唤起人们对生活场景的回忆和品味,同时对闽台童谣传达的精神内容进一步传播和深化。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前言
一、闽南童谣的概述
    (一)闽南童谣的涵义
    (二)闽南童谣的历史渊源
    (三)闽南童谣的艺术特点
二、闽南童谣《冬至》的介绍
    (一)闽南童摇《冬至》的内容
    (二)闽南童谣《冬至》艺术特征
三、闽南童谣《冬至》在原创少儿作品《红团》中运用
    (一)选择童谣《冬至》作为少儿舞蹈《红团》的创作素材
    (二)闽南童谣与地方特色风味小吃的碰撞
四、以闽南童谣《冬至》为素材的少儿舞蹈作品《红团》的创作
    (一)捕捉《红团》的形象
    (二)《红团》的主题动作及分解变化
    (三)传统道具在作品《红团》中的运用和探索
    (四)《红团》的舞台调度
    (五)小场景设计
结语
Abstract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发闽南歌谣资源 优化中学音乐课堂[J]. 吴可菲.  考试周刊. 2017(61)
[2]闽台同源视阈下闽南童谣的保护与传承[J]. 陈芳.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6(04)
[3]非遗视角下闽南童谣的传承研究新视野[J]. 王淼.  文艺争鸣. 2015(06)
[4]“意象”与“现实”——少儿舞蹈创作谈[J]. 蔡茵.  舞蹈. 2015(06)
[5]浅谈少儿舞蹈的创编策略[J]. 徐海燕.  新课程学习(中). 2014(06)
[6]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闽南童谣文化价值及传承[J]. 阮俊宇.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7]绘画构图与舞蹈构图间的关系[J]. 张月龙.  大众文艺. 2011(16)
[8]闽台客家口传文化比较研究[J]. 刘大可.  东南学术. 2011(01)
[9]闽南语歌曲的发展与创新刍议[J]. 叶美华.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05)
[10]区级少儿图书馆也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占有一席之地[J]. 沈月燕.  福建艺术. 2008(03)



本文编号:3193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193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4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