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胶州秧歌传统典型组合“拧和抻”的渊源及其演变

发布时间:2021-05-24 01:03
  胶州秧歌起源于山东省,是一种传统民俗舞蹈。胶州秧歌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其创始人是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2006年,胶州秧歌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其独特优美的形式引起广泛关注。胶州秧歌可分为膏药客、翠花、扇女、小嫚、棒槌、鼓子六个行当,小调秧歌和小戏秧歌两种表现形式,让人看得眼花缭乱。1920年,又出现以陈鸾增为代表的"武秧歌"和以刘彩为代表的"文秧歌"两种流派。胶州秧歌在山东很是流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明。 

【文章来源】:当代音乐. 2020,(0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胶州秧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
    (一)胶州秧歌的文化背景
    (二)胶州秧歌的历史变迁
二、胶州秧歌的内容形式和动态风格特点
    (一)胶州秧歌的内容形式
    (二)胶州秧歌的动态风格特点
三、“拧和抻”的舞蹈步法
    (一)“三弯九动十八态”
    (二)“丁字三步”
四、“拧和抻”的渊源及演变
    (一)“拧和抻”的渊源
    (二)“拧和抻”的演变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寻踪东北舞蹈瑰宝之履——浅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辽宁卷的实用价值[J]. 哈斯.  艺术研究. 2018(01)
[2]浅谈胶州秧歌的舞蹈动作特点[J]. 余梦露.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5(06)
[3]山东省民俗体育资源融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探索[J]. 焦苏斌.  新西部(理论版). 2014(06)
[4]浅谈胶州秧歌中扇子在人物塑造上的运用[J]. 张濬哲.  大众文艺. 2011(24)

硕士论文
[1]舞动的风景—胶州秧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变迁[D]. 李雅琳.中国海洋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03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203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4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