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舞蹈精神教化功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3 16:39
每个民族都有历史遗留下的宝贵财富,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舞蹈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她是一门用肢体动作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且其中所产生对人精神世界的巨大影响,也具有深深的文化内涵。对中国古代舞蹈精神教化功能的研究,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阐述。第一章为中国古代教化与古代舞蹈。中国古代教化是一个贯穿于整个古代社会的发展中的巨大范畴,笔者从我国古代教化内涵、教化思想、教化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古代舞蹈与教化结合的方面出发,分析舞蹈发挥其精神教化功能的有利条件,以梳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第二章为中国古代舞蹈精神教化功能的主要表现。主要从国家政治、经济生产、“道德”行为、个人自我完善四个主要方向出发,内容涉及到古代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有针对性的对中国古代舞蹈的精神教化功能进行研究。第三章为中国古代舞蹈精神教化功能的当代化思考。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才能看的更高更远,将产生积极影响的部分发扬,将糟粕的部分去除,在发掘提炼的基础上更好的古为今用。经过前章的分析不难发现,舞蹈的精神教化功能有利于人们产生对国家的热爱对君主的忠诚,有利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相处,有利于人们自...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南阳汉画中的舞人形象
图 2-1 清代戏曲木拓片 图 2-2 舞剧《小刀会》融入戏曲的舞蹈,以其复杂的情节发展、交错的人物关系将“忠”、“孝”、“仁”、“智信”的种种道理展现在舞蹈中,起到了很大的教化作用。戏曲因为其戏剧化的手法情节起伏跌宕,或人物悲喜交加,或声调抑扬顿挫,再加之舞蹈、武术、杂剧等多
图 2-1 清代戏曲木拓片 图 2-2 舞剧《小刀会》融入戏曲的舞蹈,以其复杂的情节发展、交错的人物关系将“忠”、“孝”、“仁”、“智信”的种种道理展现在舞蹈中,起到了很大的教化作用。戏曲因为其戏剧化的手法情节起伏跌宕,或人物悲喜交加,或声调抑扬顿挫,再加之舞蹈、武术、杂剧等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典舞的理念与感性[J]. 李丹娜. 舞蹈. 2016(07)
[2]舞者的“身体文化”和“文化的身体”之研究[J]. 万素.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5(S1)
[3]宋代理学文化对舞蹈的影响[J]. 吴莉兰.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20)
[4]宋代舞蹈商业化发展探究[J]. 史桂花.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2(03)
[5]试析中国传统舞蹈的审美特征[J]. 仝妍.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1(01)
博士论文
[1]中国精神教育研究[D]. 魏泳安.兰州大学 2017
[2]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D]. 韩云忠.山东师范大学 2015
[3]儒家教化思想研究[D]. 刘华荣.兰州大学 2014
[4]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及方式研究[D]. 王司瑜.黑龙江大学 2013
[5]舞蹈教育的“成人”价值[D]. 王晓茹.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6]美是道德善的象征[D]. 周双丽.复旦大学 2009
[7]中国古代文学“教化论”研究[D]. 周乔建.暨南大学 2003
[8]论中国宫廷舞蹈[D]. 袁禾.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0
硕士论文
[1]思想政治教育教化功能研究[D]. 张金灵.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7
[2]当代中国舞蹈创作的“现代性”思辨[D]. 郭正.西安音乐学院 2017
[3]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舞蹈创作的类型学研究(1919-2014)[D]. 段海妮.东北师范大学 2017
[4]《中庸》“中和”思想与儒家教化[D]. 郭丹.山东师范大学 2016
[5]先秦儒家的德育目标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于洋.山东师范大学 2016
[6]中国当代舞群舞创作形态分析[D]. 刘飞飞.山东艺术学院 2016
[7]两汉时期非官方的社会教化[D]. 金璐.南京师范大学 2016
[8]汉唐典型乐舞风格比较及传承[D]. 闫盈盈.陕西师范大学 2015
[9]明代戏曲中的教化思想初探[D]. 李花彩.山东师范大学 2015
[10]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化功能及当代启示[D]. 胡静.齐齐哈尔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82419
【文章来源】: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南阳汉画中的舞人形象
图 2-1 清代戏曲木拓片 图 2-2 舞剧《小刀会》融入戏曲的舞蹈,以其复杂的情节发展、交错的人物关系将“忠”、“孝”、“仁”、“智信”的种种道理展现在舞蹈中,起到了很大的教化作用。戏曲因为其戏剧化的手法情节起伏跌宕,或人物悲喜交加,或声调抑扬顿挫,再加之舞蹈、武术、杂剧等多
图 2-1 清代戏曲木拓片 图 2-2 舞剧《小刀会》融入戏曲的舞蹈,以其复杂的情节发展、交错的人物关系将“忠”、“孝”、“仁”、“智信”的种种道理展现在舞蹈中,起到了很大的教化作用。戏曲因为其戏剧化的手法情节起伏跌宕,或人物悲喜交加,或声调抑扬顿挫,再加之舞蹈、武术、杂剧等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典舞的理念与感性[J]. 李丹娜. 舞蹈. 2016(07)
[2]舞者的“身体文化”和“文化的身体”之研究[J]. 万素.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5(S1)
[3]宋代理学文化对舞蹈的影响[J]. 吴莉兰.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20)
[4]宋代舞蹈商业化发展探究[J]. 史桂花.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2(03)
[5]试析中国传统舞蹈的审美特征[J]. 仝妍.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1(01)
博士论文
[1]中国精神教育研究[D]. 魏泳安.兰州大学 2017
[2]先秦儒家礼乐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D]. 韩云忠.山东师范大学 2015
[3]儒家教化思想研究[D]. 刘华荣.兰州大学 2014
[4]中国古代教化思想及方式研究[D]. 王司瑜.黑龙江大学 2013
[5]舞蹈教育的“成人”价值[D]. 王晓茹.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6]美是道德善的象征[D]. 周双丽.复旦大学 2009
[7]中国古代文学“教化论”研究[D]. 周乔建.暨南大学 2003
[8]论中国宫廷舞蹈[D]. 袁禾.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0
硕士论文
[1]思想政治教育教化功能研究[D]. 张金灵.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7
[2]当代中国舞蹈创作的“现代性”思辨[D]. 郭正.西安音乐学院 2017
[3]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舞蹈创作的类型学研究(1919-2014)[D]. 段海妮.东北师范大学 2017
[4]《中庸》“中和”思想与儒家教化[D]. 郭丹.山东师范大学 2016
[5]先秦儒家的德育目标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于洋.山东师范大学 2016
[6]中国当代舞群舞创作形态分析[D]. 刘飞飞.山东艺术学院 2016
[7]两汉时期非官方的社会教化[D]. 金璐.南京师范大学 2016
[8]汉唐典型乐舞风格比较及传承[D]. 闫盈盈.陕西师范大学 2015
[9]明代戏曲中的教化思想初探[D]. 李花彩.山东师范大学 2015
[10]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化功能及当代启示[D]. 胡静.齐齐哈尔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82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282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