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濮阳舞龙活动的流变历程

发布时间:2017-05-09 20:04

  本文关键词:濮阳舞龙活动的流变历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民俗学的视角来研究濮阳舞龙活动的流变历程,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濮阳舞龙活动的流变历程进行了描述、分析和解读。并在社会冲突理论的视角下,比较了濮阳舞龙活动不同阶段的变化、濮阳人民对舞龙活动的价值取向的变化、社会基础的变化对濮阳舞龙活动的影响等。在这基础上,总结了濮阳舞龙活动的创新和传承机制,并对濮阳民俗体育发展进行了简单的反思与评价。主要观点如下: 1、节日庆典与祭祀活动是濮阳舞龙活动与民俗结缘的主要形式。 2、在濮阳舞龙活动的整个流变历程中,在保持固有传统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发展创新,在加速发展期之前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制度层面或价值观层面都很少有变化,一直沿用固有的传统,但是加速发展期之后,无论是先进的龙形道具,还是舞龙仪式的简化,都体现在传承过程中。 3、在对濮阳人民参与舞龙活动的价值取向的调查中发现:它是一种集体精神的象征,认同度比较高,也有一些群众认为它受到“节日时间”、身体条件的影响。这都是濮阳的龙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体现,这种价值取向符合现在濮阳人的生活和情感需要。 4、濮阳的舞龙活动的流变主要受到濮阳地域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民俗心理变化的影响。 5、濮阳人们在传承与创新舞龙活动中,首先是从舞龙道具的制作、舞龙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的宣传开始的。所以一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要从物质层面上满足传承与创新的要求,同时也要从文化精神层面来凝聚人。 6、对濮阳舞龙活动进行反思和评价中,认为民俗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当然更离不政府的支持;结合节日元素,走综合化的发展道路是当今和未来濮阳民俗体育传承与创新的基础。
【关键词】:濮阳 舞龙活动 流变 龙文化 民俗体育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722.2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前言10-11
  • 2 文献综述11-21
  • 2.1 关于民俗体育11-14
  • 2.1.1 民俗体育的基础理论研究11-13
  • 2.1.2 民俗体育的发展研究13-14
  • 2.1.3 民俗体育的流变14
  • 2.2 关于舞龙运动的研究14-16
  • 2.2.1 关于龙文化的研究14-15
  • 2.2.2 有关于起源方面的研究15
  • 2.2.3 关于竞技舞龙运动的研究15
  • 2.2.4 关于民间舞龙运动的研究15-16
  • 2.3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研究16-17
  • 2.3.1 民俗与风俗16
  • 2.3.2 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体育之辨16-17
  • 2.4 理论依据17-18
  • 2.5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图18-21
  • 2.5.1 研究方法18-19
  • 2.5.1.1 文献资料法18
  • 2.5.1.2 田野调查法18-19
  • 2.5.1.3 访谈法19
  • 2.5.1.4 逻辑分析法19
  • 2.5.1.5 问卷调查法19
  • 2.5.2 研究思路19-20
  • 2.5.3 研究框架图20-21
  • 3 濮阳舞龙在民俗生活世界中发展21-25
  • 3.1 民俗生活中蕴含的濮阳舞龙21-22
  • 3.1.1 神灵崇拜与濮阳舞龙21
  • 3.1.2 民俗节日、祭礼与濮阳舞龙21-22
  • 3.2 濮阳舞龙活动中的民俗文化意蕴22-25
  • 4 濮阳舞龙的研究25-42
  • 4.1 濮阳舞龙的流变历程25-35
  • 4.1.1 自在发展期(1949 年以前)25-31
  • 4.1.1.1 组织形式25-27
  • 4.1.1.2 道具的构成27-29
  • 4.1.1.3 舞龙活动过程与内容29-30
  • 4.1.1.4 动机30-31
  • 4.1.2 令行禁止期(1949 年—1976 年)31
  • 4.1.3 恢复发展期(1976 年—1987 年)31-33
  • 4.1.3.1 组织形式31-32
  • 4.1.3.2 道具的构成32
  • 4.1.3.3 活动的过程与内容32-33
  • 4.1.3.4 动机33
  • 4.1.4 加速发展期(1987 年至今)33-35
  • 4.1.4.1 组织形式33-34
  • 4.1.4.2 道具的构成34
  • 4.1.4.3 活动过程与内容34
  • 4.1.4.4 动机34-35
  • 4.2 濮阳人民对开展舞龙活动的价值取向35-36
  • 4.3 濮阳社会变迁对舞龙活动的影响36-40
  • 4.3.1 地域环境的影响37
  • 4.3.2 社会环境的影响37-39
  • 4.3.3 民俗心理的转变39-40
  • 4.4 濮阳舞龙活动的创新与传承机制40-42
  • 4.4.1 濮阳舞龙活动的创新机制40-41
  • 4.4.1.1 濮阳舞龙道具的创新40
  • 4.4.1.2 濮阳舞龙活动文化内涵的创新40-41
  • 4.4.1.3 濮阳舞龙活动制度的创新41
  • 4.4.2 濮阳舞龙活动的传承机制41-42
  • 4.4.2.1 濮阳舞龙道具的传承41
  • 4.4.2.2 濮阳舞龙活动文化内涵的传承41
  • 4.4.2.3 濮阳舞龙活动制度的传承41-42
  • 5 对濮阳民俗体育的反思与评价42-44
  • 5.1 对濮阳民俗体育的反思42-43
  • 5.2 对濮阳民俗体育的评价43-44
  • 5.2.1 在民俗体育文化内涵下发展濮阳民俗体育43
  • 5.2.2 走综合化的发展道路来发展濮阳的民俗体育43-44
  • 5.2.3 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濮阳民俗体育44
  • 6 结论44-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 A49-51
  • 附录 B51-52
  • 个人简历 在读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继生,雷军蓉;舞龙运动发展与前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邵荣,柯玲;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张晓欣,陶战波,王金宝;我国岁时节日中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4 张建雄,江月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相关问题辨析与界定[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王德刚;传统民间游戏的源流、价值和保护[J];齐鲁学刊;2005年03期

6 刘晓;花蕊;王涛;;龙文化与舞龙运动的发展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王其慧 ,赵延益;试论中华传统体育的特性——兼对传统体育建设的断想[J];体育文史;1990年06期

8 王念龙;从台湾民俗体育看闽台传统文化渊源[J];体育文化导刊;2005年03期

9 祖晶;;黄河流域民间舞龙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濮阳舞龙活动的流变历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3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53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3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