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打油鼓的形态变迁与当代传承

发布时间:2022-01-16 11:52
  打油鼓最初是流行于湖南湘潭地区的一种"收瘟摄毒"祭祀仪式,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带有浓郁宗教性质的仪式舞蹈。油鼓原为装油的器皿,人们敲击油鼓是为了祭祀祖先与神灵,作为一种祭神仪式或祭祀舞蹈,打油鼓祭祀时的祭神表征与民俗意向是很常见也很普遍的,巫师也尽量迎合他者对于打油鼓仪式的巫术想象,把一项纯粹宗教祭祀仪式艺术化。但是,打油鼓在仪式场域的扩散中,人们似乎都在积极构建代表"自我"的文化艺术符号。笔者推断,打油鼓可能是人们用来强化族群关系、传承集体记忆、丰富精神生活的一种文化符号。根据传承人的表述和流传下来的文献资料显示,打油鼓在祭祀程序、舞蹈形式、唱词关系、音乐形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 

【文章来源】:民族艺林. 2019,(04)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打油鼓的形态变迁与当代传承


清代乾隆年间湘潭县城地图(钱继明提供)

节奏,语境


油鼓表演者手持木棒(鼓槌),掌心向下,骑马桩步,抬头挺胸,动作矫健。节奏如下图:打油鼓的表述语境归根结底是由他们所表演的舞蹈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这种民间艺术即是一种供人们娱乐的艺术,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民俗资源,又是一种特定的宗教祭祀仪式语言。在打油鼓的传承过程中,巫师与艺人不仅仅是表演者和传承者,也是创作者,因为打油鼓的表述语境不仅仅是表演内容的表达,而且还需要通过演绎来传递某种宗教民俗与社会信息。许多学者对艺术行为的表述语境进行了阐释,他们认为“广义上的‘语境’,与民族音乐学的‘背景’相似,它指一种音乐样式所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历史、社会、文化背景而言”。这里所指‘语境’,是指说唱表演时即时、即地的民俗文化氛围,如场景、制度等。也就是说,它是表演得以完成的时空及文化情景。”[13]从打油鼓动作具体表述中可以看到,人们的祭祀仪式程式与打油鼓舞蹈动作展示语境下的大相径庭。打油鼓具有宗教祭祀功能,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节拍都对应着祭祀仪式的功能,所有的打油鼓舞蹈中,“禹步”步法都是一致的,在共同的宗教语境下,意味着其象征的情景及打油鼓在此场域中的功能属性。这一事象非常符合美国人类学家鲍曼提出的“特定民俗情景下的互动主体”的论断,鲍曼认为:“我所说的表演,是一种沟通的模型,一种说话的方式,和一种讲述人对听众的责任感的假设的本质,他为此而展现个人的沟通技能,通过各种沟通的信息提高自己的威望;而他的这些行为的含义,无疑都高于和大于故事文本的意义。”[14]显然,打油鼓首先是一种特定的行为主体,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它既承载着地方民俗艺术形式,同时也承载了地方宗教文化,可以说是一种情景化的人际交流。其二,打油鼓的表述语境,同时也是地方民俗文化信息的传达和传播行为。因为语境不仅仅是演绎内容的传达,同时也是通过打油鼓的演述过程,附带传达民俗文化符号及社会信息。

尺寸,仪式,祭坛


每逢城隍庙祭祀,巫师采用打油鼓降神收瘟摄毒,舞蹈时脚踏“七星步”,而且还用烧“油火”的方式驱除魔鬼。对于击鼓舞者的服饰及鼓身和鼓面所刻画的斧和盾及形状图,均是“巫官文化”的遗留。表演打油鼓,击鼓舞者袒胸露腹,与鼓身上刻画的斧和盾连贯起来,形成一幅“刑天舞干戚”的画卷。打油鼓出现的“雷公”“电母”则是对祭祀神灵的宣扬。2015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日早上八点,笔者和湘潭市油鼓民俗艺术研究中心负责人钱继明从九华开发区赶到岳塘区东坪镇,专门去万福寺考察打油鼓,赶到时打油鼓仪式还未开始,主持人正在布置神案。湘潭东坪镇的万福寺是一座清代嘉庆年间修建的庙宇,至今保存完好。2013年,东坪镇居民自发筹资重建了万福寺主殿,使之成为周边居民表达传统宗教信仰的一个公共空间,只要有祭祀仪式和民间集会,都在这里举行。经过石板路,走进万福寺大堂,祭坛就设在神位的中央,待祭祀仪式开始及表演打油鼓时,在庙宇中堂扎台演出,或就择一阔地表演油鼓舞蹈。东坪镇万福寺的前坪比较宽敞,两边均为空地,大堂为单进的三间堂,砖木结构,坐东朝西;寺庙内有四根圆柱,神案与香案设在正堂两根圆柱之间,安台宽约四米,高约一米五,分高中低三祭坛,油鼓由朱漆饰面,勾大红色底。在万福寺大堂上,正面树有太上老君和观音娘娘神像,两旁分别树立有五岳诸神、五方将军、钟馗、盘王、二郎神、雷震子及诸多小鬼,狮子头一对、龙首一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作为文化表征的仪式艺术与文化再生产——以两个场域中的湘西苗族绺巾舞蹈为例[J]. 邹宇灵.  民族艺术. 2016(06)



本文编号:3592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592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8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