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的审美范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15:02

  本文关键词: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的审美范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文化大融合的一个时期,北魏时期的汉化改革掀起了民族融合的高潮。北魏统治者当时信奉于佛教并在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雕刻的云冈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其中石窟中雕刻了大量的伎乐舞图像。本文主要以云冈石窟中雕刻的伎乐舞图像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其对各民族大融合背景下大同云冈石窟的“飞天”伎乐舞审美范式的研究作出较详尽的描述。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论证了石窟中“飞天”伎乐舞的渊源与嬗变。首先,明确了佛教“飞天”伎乐舞的概念。其次,分析佛教中“飞天”伎乐舞的渊源及形象范式。最后,从历史的追溯中分析“飞天”伎乐舞形象范式的嬗变过程以及“飞天”伎乐舞形象的构图演变。 第二部分:主要对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审美范式形成的因素进行论述。主要由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述。一是地域环境。大同的地域环境成为北魏时期各种文化融合的平台;二是生态环境。北魏时期大同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三是人文环境。北魏的人文环境是北魏佛教文化发展的政治保证;四是审美思想。不同时期不同的审美思想形成不同的飞天伎乐舞审美范式;五是艺术因素。相关的艺术因素促进了飞天伎乐舞范式的发展。 第三部分: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的审美范式及其价值。这部分首先分析了云冈石窟“飞天”造型特点的审美范式。其次,按照石窟建造的三个时期,研究了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舞蹈风格的审美范式。最后,论述了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审美范式的艺术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审美范式的研究,明确了佛教“飞天”的概念形成,分析了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文化的形成,,以更好的阐述了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的审美范式及其价值。
【关键词】:云冈石窟 飞天 伎乐舞 审美范式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72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绪论9-14
  • (一) 研究背景和内容9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三) 研究现状10-12
  • (四) 研究方法12-13
  • (五) 实施步骤13-14
  • 一、 石窟中“飞天”伎乐舞的渊源与嬗变14-20
  • (一) 佛教“飞天”伎乐舞的概念14-16
  • (二) 佛教中“飞天”伎乐舞的渊源16-18
  • (三) “飞天”伎乐舞形象范式的嬗变过程18-20
  • 二、 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审美范式形成的因素20-29
  • (一) 北魏时期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的地域环境20-21
  • (二) 北魏时期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的生态环境21
  • (三) 北魏时期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的政治环境21-22
  • (四) 不同时期不同的审美思想形成不同的飞天伎乐舞审美范式22-24
  • (五) 相关艺术因素促进了飞天伎乐舞范式的发展24-29
  • 三、 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的审美范式及其价值29-40
  • (一) 云冈石窟“飞天”造型特点的审美范式分析29-32
  • (二) 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舞蹈风格的审美范式32-38
  • (三) 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审美范式的艺术价值38-40
  • 结语40-42
  • 参考文献42-44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44-45
  • 后记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宏伟;;敦煌唐代飞天帔帛造型审美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周甜;;唐代敦煌飞天的女性形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1期

3 刘晓毅;项一峰;;试论龙门与麦积山石窟造像艺术之间的关系[J];敦煌学辑刊;2006年02期

4 八木春生;丁淑君;;龙门石窟北魏后期洞窟小考——以520-530年期间开凿的石窟为中心[J];敦煌研究;2007年02期

5 阮荣春;就日本文化厅藏画纹带佛兽镜(1)——论“褒衣博带式”佛像的产生[J];东南文化;1992年Z1期

6 杨登丰;干静;;敦煌飞天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几点启示[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9期

7 华方田;兴废交迭的北朝佛教[J];佛教文化;2003年04期

8 肯·帕里;李静蓉;;刺桐基督教石刻图像研究[J];海交史研究;2010年02期

9 赵兰;;泸县宋墓飞天石刻与中国传统艺术的重生之美[J];华章;2011年20期

10 顾苏宁;试论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民族特色[J];华夏考古;1999年02期


  本文关键词:云冈石窟“飞天”伎乐舞的审美范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78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c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