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非遗语境中回族传统舞蹈的地方表述与传承实践——基于槐店文狮舞的田野观察

发布时间:2025-07-09 02:31
   文章从文狮舞作为"非遗"实践的视角,立足田野书写其传承现状,探索完善其保护对策,旨在通过这个地方化的田野个案,呈现"非遗"保护作为国家力量推动下的文化行动在民间社会中实践的动态进程,呈现地方小传统在"非遗"保护实践体系和民众生活世界中的现实境遇,进而为我们理解和反思"后名录"时代的"非遗"保护路径效度提供个案参照。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狮舞传承的地方表述
    (一)历史渊源及传承生态
    (二)传承主体现状
二、非遗语境中文狮舞在地化的保护实践
    (一)挖掘记录
    (二)表演创编
    (三)校园传承
    (四)传播新态
三、文狮舞传承的现实困境
    (一)传承人群体日渐萎缩
        1. 收徒困难,老一辈传承人既可以表演,又精通道具制作技艺,他们对非遗的传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对表演者本身的要求高,日益减少的传承人群体很难满足。
        3. 群体性表演形式要求成员之间养成默契的表演配合。
        4. 文狮舞表演需要传承者对内涵的细微把握。
    (二)校园传承较难培养稳定长期的传承人群体
    (三)道具的制作工艺面临失传
    (四)社区传承氛围尚未形成
四、文狮舞的保护策略和传承路径
    (一)传承主体角度:完善传承人的保护网络
        1. 建立健全传承人保障体系。
        2. 实施传承人动态管理。
    (二)传承生态角度:培育社区传承者与校园传承者两者并举
        1. 重建社区内部传承链条。
        2. 合力推动校园传承。
    (三)传承内容角度:重视表演艺术与制作技艺传承
    (四)传播渠道角度:传统媒体与网络传播并重
    (五)学术实践角度:夯实科学保护学理基础
五、结语



本文编号:4057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4057005.html

上一篇:元江哈尼族歌舞的当代转型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d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