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乐舞服饰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18:05
本文关键词:宋辽金乐舞服饰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华民族的乐舞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深厚,上下五千年,记录中华乐舞发展轨迹的文字和图像连绵不断。乐舞文化集诗吟、乐曲、舞蹈三种中国传统经典艺术于一身,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生发出服饰、舞美、道具等更多的艺术分支,特别是乐舞服饰,如同一面镜子般折射出乐舞文化的发展与变化。 宋辽金时期是乐舞艺术发展的转折时期,乐舞在继承前朝的同时出现诸多转变。宫廷与民间乐舞十分繁盛,开始出现一定的情节和人物,孕育了后世戏曲艺术及多种艺术形式。纯舞逐渐衰落,乐舞中戏剧性因素逐渐增强。变革在乐舞服饰中亦得以体现,服饰的角色性、主题性逐渐增强,特别在杂剧类乐舞表演中,乐舞服饰带有较强的个性特征。乐舞者透过服饰传达出角色的身份、性格、地位等等信息,甚至将这些角色特点夸张与放大,呈现一定的戏剧效果。对宋辽金时期的乐舞服饰研究,无论对民族服饰文化、乐舞文化,或戏曲服饰文化溯源研究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本文的研究就是针对此问题而进行。 本文将宋辽金的乐舞服饰其分为仪式表演类乐舞服饰、社会生活类乐舞服饰、宗教类乐舞服饰三种类型。其中仪式表演类乐舞服饰主要包括:大曲、大乐类服饰、队舞服饰、旗鼓乐舞服饰;社会生活类乐舞服饰则主要包括:伎乐服饰、舞队服饰、杂剧服饰、备宴与宴饮乐舞服饰、丧葬乐舞服饰等;宗教类乐舞则主要包括佛教乐舞服饰与道教乐舞服饰。并分别对其乐舞服饰的精神内涵与艺术特征进行研究分析。 乐舞服饰的精神内涵涵盖广阔,包括乐舞主题、价值观念、社会审美观等多方面。宋辽金时期的乐舞服饰的主题涵盖了西域文化、节庆文化、宗教文化等;价值观念包括了尚“雅”的社会心理、尚“乐”的生命精神、尚“祥”的思想观念、“鬼神”崇拜的民间思想等等;社会审美观包括了崇尚“簪花”、道袍等。这些精神内涵是几千年来乐舞文化、民俗文化、礼乐文化不断发展和积淀的结果,是乐舞服饰文化精神内涵的精粹。 乐舞服饰又是服饰艺术中一个特殊分支,它由形制、色彩、纹饰、搭配、材质、工艺等因素组成,创造出满足人们审美的视觉语言,因此它又是一种造型艺术。其艺术特征主要由审美性、装饰性和符号性构成。宋辽金时期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前朝乐舞服饰文化的继承,尚雅崇儒的社会风气与审美趣味,广泛的民间乐舞土壤,乐舞中戏曲元素的产生,都使这一时期的乐舞服饰在审美性、装饰性和符号性这三方面皆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后世乐舞服饰的持续发展以及博大精深的戏曲服饰的产生起到巨大作用。
【关键词】:宋辽金时期 乐舞服饰 精神内涵 艺术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717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序言10-14
- 一、 问题的提出10-12
- 二、 选题的几点解释12-14
- 第一章 宋辽金乐舞服饰的溯源14-23
- 第一节 原始乐舞服饰的萌芽14-15
- 第二节 战国至汉代乐舞服饰的发展15-17
- 第三节 南北朝至唐时期乐舞服饰的鼎盛17-20
- 第四节 五代十国时期乐舞服饰的继承与发展20-22
- 第五节 本章小结22-23
- 第二章 宋辽金乐舞服饰的文化背景23-27
- 第一节 历史文化背景23-24
- 第二节 乐舞文化背景24-25
- 第三节 影响乐舞服饰的综合因素25-27
- 第三章 宋辽金时期的乐舞服饰27-221
- 第一节 仪式表演类乐舞服饰27-96
- 一、 大曲、大乐类乐舞服饰28-64
- 二、 队舞类乐舞服饰64-88
- 三、 旗鼓类乐舞服饰88-94
- 四、 仪式表演类乐舞服饰综述94-96
- 第二节 社会生活类乐舞服饰96-174
- 一、 伎乐服饰97-107
- 二、 舞队服饰107-137
- 三、 乐舞杂剧服饰137-154
- 四、 备宴、宴饮乐舞服饰154-164
- 五、 丧葬乐舞服饰164-171
- 六、 社会生活类乐舞综述171-174
- 第三节 宗教类乐舞服饰174-221
- 一、 道教乐舞服饰175-183
- 二、 佛教乐舞服饰183-218
- 三、 宗教乐舞服饰综述218-221
- 第四章 宋辽金乐舞服饰艺术的精神内涵221-240
- 第一节 乐舞主题的表现221-227
- 一、 主题之—西域文化221-223
- 二、 主题二—节庆文化223-225
- 三、 主题三—宗教文化225-227
- 第二节 价值观念的呈现227-236
- 一、 尚“雅”的社会心理228-230
- 二、 尚“乐”的生命精神230-232
- 三、 尚“祥”的思想观念232-234
- 四、“鬼神”崇拜的民间思想234-236
- 第三节 社会审美观的体现236-240
- 一、 “簪花”、“戴花”的人生态度236-238
- 二、 尚着道袍的精神内涵238-240
- 第五章 宋辽金乐舞服饰的艺术特征240-285
- 第一节 乐舞服饰的审美性240-252
- 一、 舞台美术中的乐舞服饰审美240-248
- 二、 乐舞交流中的服饰审美融合248-249
- 三、 乐舞传播中的雅与俗的流变249-252
- 第二节 乐舞服饰的装饰性252-273
- 一、 款式的装饰性252-261
- 二、 饰物的装饰性261-266
- 三、 纹样的装饰性266-269
- 四、 色彩的装饰性269-273
- 第三节 乐舞服饰的符号性273-285
- 一、 乐舞服饰符号性的表现273-277
- 二、 乐舞服饰符号的生成过程277-285
- 结论285-287
- 参考文献287-293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293-294
- 后记294-2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继猛;;袅娜花枝含深意——论宋词中的簪花、戴花意象[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龚云表;;羽人[J];东方艺术;2007年02期
3 林春;李金梅;;古代中亚的胡腾舞考释[J];敦煌学辑刊;2010年01期
4 张亚莉;;唐代前期敦煌壁画的服饰色彩艺术[J];敦煌研究;2005年06期
5 杨孝鸿;汉代羽化升天基本图象模式论稿[J];东南文化;1992年06期
6 宋静雯;;宋诗对女性服饰“裙”的描写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于平;两宋理学家乐舞思想述略[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宋辽金乐舞服饰艺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47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