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叙事舞蹈创编中静止与流动的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19:06

  本文关键词:叙事舞蹈创编中静止与流动的运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叙事舞蹈 静止 流动 运用研究


【摘要】:舞蹈为动态艺术,舞蹈的动态美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进行表现。中国艺术的表现形式中讲究动静结合,静止与流动作为舞蹈表现形式中的组成部分,在叙事舞蹈创编过程当中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在叙事舞蹈创编过程当中,一味的静止或是一味的流动,这样的表现形式会显得有些单调,静止与流动的合理安排,从而避免舞蹈作品表现形式的单一性,丰富舞蹈动作以及舞蹈形式。本文将对静止与流动两种表现形式在叙事舞蹈创编当中的运用进行研究,静止与流动在舞蹈作品当中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表现形式对舞蹈的情节的发展、情感的诠释都会产生影响,本文将静止与流动在舞蹈当中的表现形式分为舞蹈造型、空间位置、动作之间的连接以及运动路线、造型的呈现、空间位置的标注、动作连接的节奏、运动时产生的路线,每种表现形式的不同运用都会对人物的形象、情感和情节表现有所助力,通过对舞蹈作品的实例进行分析,总结出静止与流动在实际运用当中的效果和作用,从而将其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编创当中,丰富舞蹈作品的表现形式。本文主要通过三个部分来对其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叙事舞蹈中的静止与流动的表现形式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为静止与流动在叙事舞蹈中的效果,第三部分为静止与流动在叙事舞蹈创编中的运用原则。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调查法和作品分析法,对静止与流动在叙事舞蹈创编中的运用进行细致的分析,了解静止与流动之间的关系、运用原则以及效果,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
【关键词】:叙事舞蹈 静止 流动 运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7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3
  • 一、研究背景8
  • 二、研究意义8-10
  • (一)理论价值8-9
  • (二)现实意义9-10
  • 三、研究目标10
  • 四、文献综述10-13
  • 第一章 叙事舞蹈中静止、流动及其关系13-22
  • 第一节 叙事舞蹈中的静止13-15
  • 一、舞蹈动作上的静止13-14
  • 二、舞蹈画面上的静止14-15
  • 第二节 叙事舞蹈中的流动15-17
  • 一、舞蹈动作上的流动16
  • 二、舞蹈调度上的流动16-17
  • 第三节 叙事舞蹈中静止与流动的关系17-22
  • 一、衬托关系17-18
  • 二、交融关系18-19
  • 三、对比关系19-21
  • 四、强化关系21-22
  • 第二章 叙事舞蹈中静止与流动的效果22-32
  • 第一节 舞台效果22-25
  • 一、稳定性效果22-23
  • 二、流畅性效果23-24
  • 三、冲击性效果24-25
  • 第二节 舞蹈内容表现的效果25-29
  • 一、情景再现效果25-26
  • 二、人物刻画效果26-28
  • 三、氛围营造效果28-29
  • 第三节 空间的划分与“扩大”29-32
  • 一、层次感——舞台立面空间划分29
  • 二、以实写虚——虚实空间的划分29-30
  • 三、以虚代实——舞台空间的“扩大”30-32
  • 第三章 叙事舞蹈创编中静止与流动的运用原则32-41
  • 第一节 静止与流动的时间原则32-36
  • 一、动作持续时间——符合审美要求32-33
  • 二、节奏分配——符合艺术效果33-36
  • 第二节 静止与流动的服从原则36-41
  • 一、对情感的服从原则36-38
  • 二、对情节的服从原则38-41
  • 结语41-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红;;舞蹈与戏剧的一次亲密接触[J];舞蹈;2003年01期

2 贾琳;浅谈舞蹈的速度[J];美与时代;2004年07期

3 刘春;数字化舞蹈[J];艺术评论;2004年05期

4 贾琳;舞蹈与音乐的互动[J];美与时代;2004年10期

5 ;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舞蹈学学科建设[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郭勇健;;论“舞蹈是艺术之母”[J];艺苑;2005年04期

7 ;充分发挥歌舞之乡优势 构建新疆舞蹈教研新风貌[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车延芬;;揭秘“舞蹈人类学”——读《人类学与人体运动:舞蹈的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孟尧;张锐;;2008年首届全国舞蹈科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于平;;面对诘难的舞蹈批评[J];舞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亚娟;;后奥运时代下体育院校舞蹈类专业的定位与责任[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柴亚萍;;让舞蹈为孩子们带来快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3 马文静;张麟;;美在真实 贵在独特:少数民族传统舞蹈的舞台魅力[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莉萍 浙江省平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艺术创作室,副研究馆员;浅谈社会舞蹈的“社会性”特征及发展现状[N];音乐生活报;2011年

2 著名舞蹈家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吕艺生;舞蹈是跳出来的不是理论出来的[N];中国艺术报;2012年

3 汪建根;专家:舞蹈普及教育需要“正名”[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汪建根;舞蹈普及教育的喜与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车延芬;笔耕不止 再谱新声[N];中国艺术报;2007年

6 于平;舞蹈书写的轨迹[N];中国艺术报;2008年

7 黄际影;一次与年轻舞蹈学子的谈话[N];中国艺术报;2008年

8 ;舞蹈学系:舞苑基石 桃李芬芳[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张素琴 刘建;“舞蹈”与“舞蹈学”[N];中国艺术报;2011年

10 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步入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N];中国艺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颃;“凝视”与“超越凝视”[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2 刘漫;唱曲舞蹈考略[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3 王昕;功修、祭仪、节庆中旋跳的舞蹈[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闫晶;舞蹈中共享的身体印迹—云南兰坪杂居民族的圈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5 张晓东;试论身体与运动的艺术关系[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文利;中专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响;舞蹈传播方式分析与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3 张晶晶;律动教学与舞蹈启蒙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曾子;“寻找新舞蹈的灵魂力量”[D];重庆大学;2015年

5 全先锋;对学位作品之一《一百圈》的创作分析[D];西藏大学;2016年

6 陈静;适应于基础教育的舞蹈体验教学模式探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7 叶涵;哈尔滨早期(1898-1949)舞蹈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8 赵阳艺;破与立[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9 许珍;男权视野下的“她”者身体隐喻[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10 王少丹;民俗文化中的舞蹈编创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531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531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7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