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舞蹈“嘎开”的形态研究及传承保护
本文关键词:彝族舞蹈“嘎开”的形态研究及传承保护
【摘要】:隆阳区彝族舞蹈"嘎开"动作潇洒大方,步伐稳健,行如方步、大摇大摆,弹跳轻松,跺地沉重,原始古朴的风味,使人感到一种节奏和力量的鼓舞,该舞反映了彝族人民豪爽刚毅的性格和战天斗地的大无畏气概,是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中的一枚艳丽的鲜花。从民俗的角度阐述了"嘎开"舞蹈的形态及传承保护,为更多的民间舞蹈研究者和爱好者了解保山隆阳区彝族"嘎开"舞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保山学院艺术学院;
【关键词】: “嘎开” 形态 风格 视角 活态性
【分类号】:J722.22
【正文快照】: 隆阳区彝族舞蹈“嘎开”属于“打歌”类舞蹈。在彝族民间有“打嶉”、“嘎克”、“打歌”等多种叫法。彝族“嘎开”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确切的舞源无可考,但无疑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产生、演变、发展而成的优秀作品,是彝族人民的共同创造。[1]彝族老人讲,传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丽娜;刘凯华;;中国民间舞蹈的现状透视与传承保护[J];电影评介;2007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晓红;;黔东南反排木鼓舞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向[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年01期
2 刘静;;从文学与舞蹈的关系看当代舞蹈发展[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06期
3 周宏;;论舞蹈的空间营造[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吴毅;谭欣宜;徐婵娟;;论羌族羊皮鼓舞进入校园实践应用的可行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1期
5 邓芳娟;;浅谈“舞蹈形象”在舞蹈作品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6期
6 邓帧帧;;浅谈“口传身授”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4年12期
7 吴小小;;芭蕾基训对塑造腿部肌肉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14年04期
8 张苒秋;;浅析芭蕾表演中手臂的作用[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9 李蓓林;;浅谈现代化设备在音乐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4年08期
10 崔晓雪;;论舞蹈《中国妈妈》创作的成功之处[J];才智;2014年1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丽钦;湄洲岛妈祖祭典乐舞的舞蹈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育燕;湄洲岛“闹妈祖”民俗舞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琳;山东青州夏钦园回族村福寿灯存在之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吴星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藏族舞蹈教材建设的历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张W氀,
本文编号:580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580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