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超越——喜看港版舞剧《梁祝》
本文关键词:追求超越——喜看港版舞剧《梁祝》
更多相关文章: 舞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故事 舞蹈表现 《梁祝》 上海大剧院 维吾尔族 朝鲜族舞蹈 爱情故事 舞蹈诗
【摘要】:正 千百年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到底成为多少文人笔下的描写对象,已经无可胜数。仅就舞蹈、舞剧、舞蹈诗来说就不下十几个版本。似乎是该倾注的智慧都倾注了,该动用的招数都动用了,然而事物的发展总会出现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新鲜景象。由蒋华轩先生编导、香港舞蹈团不久前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大型舞剧《粱祝》,就凸现出青山之外再现青山、楼宇之上又起高楼的超越之势。
【关键词】: 舞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故事 舞蹈表现 《梁祝》 上海大剧院 维吾尔族 朝鲜族舞蹈 爱情故事 舞蹈诗
【分类号】:J705
【正文快照】: 千百年来,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到底成为多少文人笔下的描写对象,已经无可胜数。仅就舞蹈、舞剧、舞蹈诗来说就不下十几个版本。似乎是该倾注的智慈都倾注了,该动用的招数都动用了,然而事物的发展总会出现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新鲜景象。由蒋华轩先生编导、香港舞蹈团不久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燕迪;经典故事 重新诠释──刘敦南舞剧《梁祝》观后[J];人民音乐;1998年01期
2 蓝凡;《胭脂扣》的舞剧审美意义[J];舞蹈;1994年04期
3 罗斌 ,贾作光;品评的快乐——关于舞剧《澳门新娘》的对话[J];艺术评论;2004年11期
4 潘健;诱人的课题 独特的风采──从舞剧《漓江情韵》所想到的[J];民族艺术;1995年01期
5 史留阳;《玄凤》在春日起飞[J];舞蹈;1997年03期
6 陈京松;用舞蹈语汇“展示”冼星海的“情感历程”——评舞剧《星海·黄河》的剧情结构[J];广东艺术;1998年04期
7 韩玉峰;心香一瓣青春祭──舞剧《傲雪花红》观后[J];今日山西;1999年03期
8 于平;新时期中国舞剧创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吴蓓;舞剧《原野》创作谈[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张永安;舞剧《三峡情祭》音乐谈[J];四川戏剧;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敏燕;;地方史志与宜兴梁祝文化[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2 印质明;;“神”与“形”[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3 陈默;;浅析舞蹈创作的步骤——小舞剧《荷花仙子》的创作体会[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陈爱敏;;从文化视角看朱丽叶和祝英台的爱情悲剧[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5 张川;;对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探索[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严迪昌;;论辛弃疾的“咏春”词[A];首届辛弃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7 郝向明;;民族音乐的思考[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王宏伟;;浅析戏曲舞台灯光艺术[A];《影视舞台照明与音响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郭公仕;;新世纪文化的发展构想[A];山东省群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周宏远;;亚美尼亚纸币上的哈恰图良及其作品[A];全疆钱币研究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月明;舞剧《篱笆墙的影子》蓄势待发[N];人民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蒋林;舞剧《篱笆墙的影子》八桂巡演[N];广西日报;2004年
3 罗辛;探索中国民族交响舞剧之路[N];人民日报;2003年
4 于平;“天边”的舞剧[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欧阳逸冰;舞剧《水月洛神》:以形写神 气韵生动[N];文艺报;2011年
6 欧建平;篱笆墙,里外瞧[N];中国艺术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刘琼;在《丝路花雨》的故乡看舞剧[N];人民日报;2002年
8 记者 刘艳;未来广州新舞剧:岭南舞姿混搭南拳舞狮[N];广州日报;2011年
9 裴诺;舞剧《篱笆、女人和狗》专捡“烫手的山芋”[N];音乐周报;2003年
10 刘京;色彩掩饰不住苍白[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纲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2 王彬;苏联芭蕾编导与教学历史经验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俞成云;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在东北亚的传播和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琳;中国当代舞剧舞蹈动作语言的审美理念特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袁芳;论乔治·巴兰钦新古典主义舞剧审美理念的形成标志—舞剧《阿波罗》[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武文华;“梁祝”音乐与文学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贺晶;汝南梁祝传说在当代的讲述与传承[D];河南大学;2007年
5 尚艳;浅谈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选曲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奏诠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晓惠;试论张继钢舞蹈(舞剧)创作构思的独特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7 王淑瑾;“梁山伯与祝英台”戏剧舞台形象之流变[D];上海戏剧学院;2003年
8 赵锐;“蔓萝花”:一个传说的多重变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徐肖锋;用幻觉表现真实[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10 刘岩;张继刚舞蹈创作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21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621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