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竹竿子与西藏传统乐舞关系试探

发布时间:2017-08-15 14:20

  本文关键词:竹竿子与西藏传统乐舞关系试探


  更多相关文章: 竹竿子 参军色 旄牛尾 热巴 艺术传播


【摘要】:宋代宫廷乐舞表演者参军色所持舞具"竹竿子"源于古代引舞之旌旗,但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西藏传统艺术热巴舞中持旄牛尾而舞的表演形式之影响,这种影响大约在吐蕃时期发生,通过西域而传入中原宫廷,它可以视为汉藏艺术传播史上的一个重要例证。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竹竿子 参军色 旄牛尾 热巴 艺术传播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观念、视野、方法与中国戏剧史研究”(批准号:08AZW002)子课题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古代戏剧形成与管理”(批准号:07JC75102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709.2
【正文快照】: 宋代宫廷舞中有一个担任引导、指挥的人物叫参军色,由于他在引舞时手中持有一件形如竹竿的道具———竹竿子,故参军色也被俗称为“竹竿子”。参军色这一人物不但在宫廷乐舞中地位颇为重要,对后世戏剧角色之形成也起到了关键作用。①本文试图考证参军色所持的竹子这一舞具曾受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舒宪;方物,《山海经》的分类编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李梅训;简论欧阳修《诗本义》对《毛传》、《郑笺》的批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曾祥波;从宋初政治的崇文倾向看宋诗气质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孟二冬;中国文学中的“乌托邦”理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刘金柱;题壁与唐宋寺院文化[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6 蒋重跃;说“禅”及其反映的王朝更替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何元国;孔子的“仁”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之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张荣强;从计断九月到岁终为断——汉唐间财政年度的演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游彪;宋代商业民俗论纲——以城市餐饮业为中心的透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庞慧;“榐”与“y贰奔繹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何华珍;;“退婴”探源[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锦绣;;唐开元二十五年《仓库令》所载给粮标准考——兼论唐代的年龄划分[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于昕;;苏辙《诗集传》文字校勘举例九则[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4 延保全;;《捉黄鬼》:中原古傩的遗存与衍化[A];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王能长;;山西方志赛文化初探——关于赛的踪迹与界别[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张勇凤;;院本、捎戏与民间禁忌[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李臻赜;;浅谈川西高原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分布特点[A];古建筑施工修缮与维护加固技术交流集锦[C];2008年

8 张文昌;;论唐宋礼典中的佛教与民俗因素及其影响[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9 王贵祥;;关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基址规模问题的探讨[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婕;唐代花鸟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2 傅绍良;唐代谏官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白云静;封藏与疏泄的理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4 朱红;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D];浙江大学;2004年

6 季琴;三国支谦译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宝义;阴阳五行原理与藏象经络实质初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钟如雄;汉字转注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敏;帝释天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赵伏;《说文释例》“存疑”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3 李菡幽;现代汉语词缀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何智慧;李翱年谱稿[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5 杨莉;杜荀鹤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春蓉;唐代大理寺述论[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玫;刘禹锡白居易唱和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8 修圆慧;《黄帝内经》“气”理论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9 王娟;李商隐咏史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薛永刚;《说文解字》小篆异体字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秉林;论《望婚崖》中邱铭形象的性格刻画——兼谈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2 吕品;;河南荥阳北宋石棺线画考[J];中原文物;1983年04期

3 常之坦;垣曲宋墓杂剧雕砖考证[J];晋阳学刊;1985年04期

4 井原西鹤;李树果;;世间算盘[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5年03期

5 李献奇 ,王兴起;洛宁县宋代杂剧雕砖试析[J];中原文物;1988年04期

6 王中河 ,卢惠来;灵石寺塔戏剧砖刻脚色与台州戏曲之滥觞[J];东南文化;1990年06期

7 王兆乾;原始戏剧发生的信息——贵池傩舞《舞伞》考析[J];黄梅戏艺术;1990年03期

8 沈逸波;宋代的“队舞”与“舞队”[J];文史杂志;1991年03期

9 赵尚文;长治古赛史料中的曲名十字歌[J];戏曲艺术;1991年02期

10 胡仲实;;寓庄于谐 借古喻今 ——评李英敏的两篇故事新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涛;;宋大曲以歌舞演故事探略[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蔡湘江;;试论闽南民间舞蹈的多源性特征[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曲六乙;;序[A];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李金泉;;固义队戏确系宋元孑遗小考[A];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王福才;;河北傩戏《捉黄鬼》源于山西赛社演剧考[A];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杨孟衡;;“傩”在“赛”中——上党古赛《监斋》剖析[A];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黄竹三;;掌竹·前行·竹竿子·竹崇拜——河北武安固义赛祭“掌竹”考述[A];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刘景亮;;散落在民间的戏剧活化石:民俗戏剧[A];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麻国钧;;“行”的仪礼→“停”的戏剧——队戏源流辩[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麻国钧;;供盏仪式考略[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杜学德;武安傩戏探秘[N];中国文化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冉永平;农村电价开始降了[N];人民日报;2001年

3 初训;茼蒿产业“兴”了20年[N];丹东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会斌;棚菜拉动致富车 农民乐陶小康路[N];辽宁日报;2006年

5 屈广臣 范树清 薛广明;坡地变大棚户均上3万[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6 周晗 筱灵 久凤;郭集“经济移民”推动城镇建设[N];扬州日报;2006年

7 汪娟邋 本报记者 钱f^ 实习生 肖笛;响簧扯“响”洛带[N];四川日报;2007年

8 汪俊芳;晋剧[N];太原日报;2007年

9 朱家骏;漳州竹马戏(二)[N];闽南日报;2009年



本文编号:678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678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9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