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旋鼓舞的社会特征与功能价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天水旋鼓舞的社会特征与功能价值研究
【摘要】:天水旋鼓是天水地区民间传统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研究天水旋鼓的社会特征和功能,挖掘在全民健身、社会文化、旅游经济领域中的价值。
【作者单位】: 天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关键词】: 天水旋鼓 社会特征 功能价值 资源利用
【分类号】:J722.2
【正文快照】: 旋鼓舞是流传于天水地区武山县农村特有的独一无二的民间艺术。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追求“旋(转)”“灵(巧)”“变(化)”的技术体系,整体上体现表演洒脱诙谐、悠然自得、动作刚健、节奏铿锵、情绪奔放的独特风格。1天水旋鼓的社会特征1·1历史特征中国的鼓文化历史悠久、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晏波;;陇右地区端午旋鼓风俗的源与流——基于文献和田野的考察[J];兰州学刊;2010年03期
2 贾建军;;天水旋鼓舞的文化特征与功能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庞莹;;秦安羊皮鼓舞发展概况综述[J];丝绸之路;2010年08期
4 海和平;;流传于甘肃境内的鼓乐舞对全国鼓文化的影响[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小彬;明清时期长江流域端午风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国忠;焦建军;;安塞腰鼓的社会特征与功能价值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高立雄;;浅析当代舞蹈作品的社会意义与功能价值[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3 赵小石;“知青情结”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4 魏澄荣;;循环经济的特征与福建石化产业的发展思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8期
5 娄扎根;;民间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5期
6 余宁;;艺术设计教育中民间美术资源的利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赵秉玉;王静秋;;浅谈产品的契合设计及功能价值[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11期
8 李玉鸽;;儿童文学与素质教育关系摭谈[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王海莺;;第二课堂与语言自主学习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年33期
10 袁静;;基于绿色包装理念的绿色包装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玲;;城市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及探讨[A];城市科学论集[C];2004年
2 孙书玉;;重视废旧家电的污染防治 促进家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A];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2004)[C];2004年
3 龙玲;王兴;;陕西彬长矿区煤层气赋存特征及资源利用[A];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钟载国;曹维平;;对供应链现行问题及改进的对策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5 王明福;佟艳丰;薛万琦;;蝇类资源及其利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6 章莹;;零售业商品价格形成机制重建[A];中国商品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魏昶;樊刚;李沣廷;邓志敢;;含钒石煤氧压酸浸中影响钒浸出率的主要因素研究[A];第五届全国稀有金属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8 向洋;吴建华;刘雅倩;苏锡霆;周儆;;构建在信息网络平台上的长沙再生资源回收体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曹万智;王洪镇;杨永恒;;水淬高炉矿渣在断热节能复合砌块中的应用研究[A];房建材料与绿色建筑[C];2009年
10 杨瑞珍;陈印军;卢布;;我国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冯飞;资源利用的出路[N];光明日报;2005年
2 王泽鸿;畲族医药卫生与草药资源利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武奕君;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巨大[N];中国矿业报;2007年
4 张新民;今年将建20个绿色节能小区[N];天津日报;2006年
5 陶平 高杰;把资源利用到“家”[N];中国环境报;2002年
6 特派记者 王慧琼;推动污水资源利用构建水与城市和谐[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记者 张锦国邋谭磊 耿薇;府谷用环保手段重拳治理“黑三角”[N];陕西日报;2007年
8 张庆明;焦家金矿做足资源利用文章[N];中国矿业报;2005年
9 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马文奇 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张卫峰 中化化肥农大研发中心、河北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刘全清;国内外钾肥资源利用概况[N];农资导报;2005年
10 孙浙富;国大资源利用实现效益最大化[N];中国黄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天石;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林海霞;1-去羟基巴卡亭VI紫杉烷资源利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刘祖辉;中国近现代武术思想演变的阶段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郑重;资源有效利用与产业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邓红;文冠果种仁品质及其油脂和蛋白质资源利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冯长松;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秋眠性差异的光合生理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廖矛川;鬼臼类植物化学系统学和资源利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8 郭强;我国城市居民社区可持续发展及其资源有效利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王庆日;城市绿地的价值及其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武彬;纤维材料酶解机理分析与应用策略探讨[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晨;6万吨/年差别化粘胶短纤维工程项目方案设计[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天昊;膜荚黄芪地上部水浸液对植物、昆虫及真菌的影响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3 陈欢;福州地区大学城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蒋德龙;湖南省省运会后体育场馆资源利用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涛;江苏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开放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马骐;试论民族地域题材纪录片新闻及文化价值的资源利用[D];河北大学;2005年
7 佟冶;长春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姜翠屏;秦汉时期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江梅;福建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10 孔小琴;上海高校附属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资源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78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678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