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普米族舞蹈“搓磋”田野考察实录

发布时间:2017-08-15 14:30

  本文关键词:普米族舞蹈“搓磋”田野考察实录


  更多相关文章: 普米族 民间舞蹈 “搓磋” 田野工作 文化融合


【摘要】:普米族是古代氐羌族群的一支,现在虽是全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但其民间舞蹈却极为丰富。笔者通过对兰坪、宁蒗两县三地的普米族村落调研,对民间舞蹈"搓磋"①及风俗文化进行了考察和对比。本文主要基于此次考察的所见、所闻、所感,结合理论材料对普米族民间舞蹈进行初步的探索,试图挖掘其舞蹈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同时对当今兰坪、宁蒗两地流传的民间舞蹈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地的文化融合现象所带来的舞蹈动态差异。
【作者单位】: 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
【关键词】普米族 民间舞蹈 “搓磋” 田野工作 文化融合
【基金】:北京市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高层次人才项目“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审美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722.2
【正文快照】: 普米族是一个从北方迁徙而来的古老民族,延续了古代氐羌族群的血统,融合了汉族、藏族、白族、纳西族等多元民族文化,而今成为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2012年2月,笔者随北京舞蹈学院中国人口较少民族舞蹈文化研究项目组一行,赴怒江州兰坪县的上水俸村、大羊村,以及丽江市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云水;;仪式与族群记忆:对藏缅语族婚俗的人类学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袁晓文;陈东;;送魂:民族学视野中的“二次葬”习俗——从民族志材料看“二次葬”的定义及原因[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陈东;;试论附国的二次葬与彝语支民族“送魂”习俗[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4 何星亮;图腾与神的起源[J];民族研究;198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晶洁;;凝固在书中的音乐记忆———读《普米族音乐概论》有感[J];民族音乐;2011年01期

2 殷海涛;;普米族民歌散论[J];民族艺术;1988年01期

3 殷海涛;;普米族民间音乐概论[J];音乐探索;1989年02期

4 殷海涛;;普米族音乐[J];云岭歌声;2004年02期

5 殷海涛;;普米族“查蹉”歌舞探微[J];民族艺术;1989年02期

6 联超;赵芳;;普米山寨里的四弦[J];今日民族;2007年02期

7 阿旺松热;;贡布民间舞蹈“波”[J];西藏艺术研究;1990年03期

8 李保章;秘鲁的民间舞蹈[J];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02期

9 吴梅;观皖西民间舞蹈《滶鸫理窝》有感[J];文化时空;2002年08期

10 曹新华;;普米族歌曲二首[J];中国民族;198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帆;;保亭县黎族民间舞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吕寅;;关于满族民间舞蹈旅游价值与开发的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马文静;张麟;;美在真实 贵在独特:少数民族传统舞蹈的舞台魅力[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4 徐鹤苹;;福州民间舞蹈[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5 谢迪;;毕节地区民间舞蹈的现状与发展[A];2005年乌蒙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6 熊芳;;浅谈师范民间舞教学及示范[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7 蔡湘江;;试论闽南民间舞蹈的多源性特征[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黄文宣;;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少儿舞蹈[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9 王辉;;新疆维吾尔民间舞蹈的“动态元素”在儿童舞蹈创作中的应用[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10 边琳;;徒手秧歌[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延红;滇川氐羌后人的歌乐生活[N];音乐周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臻青邋宁旭;交流:为民间舞蹈发展搭建平台[N];辽宁日报;2008年

3 车铁范;朝鲜族的民间舞蹈[N];中国档案报;2001年

4 孙吉来邋邵明奎 周广磊 刘露;邹城民间舞蹈《阴阳板》的文化内涵[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马盛德;绚丽多彩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N];中国民族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杜再江;神秘古朴的毛南族舞蹈[N];贵州民族报;2007年

7 毛琦;以活动造声势 以传承促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马盛德 李端;马背上的舞蹈[N];中国民族报;2004年

9 王桂英;河北民间舞蹈代表作《放风筝》[N];中国文化报;2003年

10 马盛德;冰山上的“雄鹰”之舞[N];中国民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彬;苏联芭蕾编导与教学历史经验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袁禾;论中国宫廷舞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3 张蔚;闹节—山东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4 潘丽;花鼓灯的现时调查与保护的思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5 杨洁;芭蕾舞剧《白毛女》与胡蓉蓉的民族芭蕾探索[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6 高仙玉;中国朝鲜族舞蹈与韩国民族舞蹈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尖草吉;安多藏族民间舞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薛莉;山西民间舞蹈中的“男扮女装”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3 王倩;艺术院校民间舞“风格性”教学探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4 张婷;综合类大学舞蹈专业民间舞课程现状分析与构想[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5 胡泊;高等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本科)中国民间舞课教材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范玮;巫傩文化与陕南民间舞[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国贞;民间舞蹈“九鲤舞”的舞蹈形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萌;继承与发展的可为途径[D];山西大学;2012年

9 陈彩虹;河北井陉拉花舞蹈风格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10 陈筱筱;佤族舞蹈进入高校专业舞蹈教育的可行性与推进模式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678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678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3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