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题材舞蹈剧目创新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17:06

  本文关键词:我国体育院校体育题材舞蹈剧目创新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体育题材 舞蹈剧目 创新 体育院校


【摘要】:近年来,体育院校舞蹈专项作为新兴学科,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专项特点成为体育院校中的靓丽风景线。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突显体育院校舞蹈专项的优势,舞蹈编导不断地将体育元素融入舞蹈剧目的创作当中,形成了独具体育院校特色的体育题材舞蹈剧目。本文将深入探索体育院校体育题材舞蹈剧目创新的特征及编排创新方法的运用,并对未来体育院校体育题材舞蹈剧目的创编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2年全国体育院系学生体育艺术节专业展演中舞蹈类作品及北京体育大学体育题材舞蹈剧目进行观察和分析,完成对数据的收集,为研究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研究结果表明: 1)体育题材舞蹈剧目是舞蹈编导凭借各种舞蹈手段来呈现融体育元素于内的舞蹈剧目,通过分析、提炼、组织、加工、演绎等编排方式塑造与体育相关联的舞蹈艺术形象,来表现人物内心情感、诠释体育精神。 2)社会环境、体育院校领导的理念、舞蹈专项学生的专业水平、舞蹈编导的综合水平、比赛机制的激励、资金的投入、各部门的支持与保障是影响我国体育院校体育题材舞蹈剧目发展的因素。 3)体育题材舞蹈剧目的题材偏向技能主导类体育运动项目;使用的道具是运动器械或器材;动作的创编是通过加大幅度、精简过程、简化步伐等形式将体育运动项目动作转化为舞蹈动作。 4)舞蹈编导能够在原有舞蹈风格特点的基础上融入体育元素,并有效利用队形变化,构成具有一定形象性、象征性的体育运动画面。 5)舞蹈编导利用移植、组合、联想、逆向四种创新方法实现体育题材舞蹈剧目创新的目标。 6)体育题材舞蹈剧目立足于题材、表现形式、动作、音乐、队形的全面创新,以舞蹈做基础,以体育为亮点,从体育中“拿来”,在舞蹈中“创新”,为以体育为艺术素材的体育艺术创作增添亮点。
【关键词】:体育题材 舞蹈剧目 创新 体育院校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722.8-4;G6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目录9-12
  • 1 前言12-13
  • 1.1 选题依据12-13
  • 2 文献综述13-16
  • 2.1 有关体育表演的研究14
  • 2.2 有关体育与舞蹈关系的研究14-15
  • 2.3 有关舞蹈剧目编创方面的研究15-16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16-20
  • 3.1 研究对象16-17
  • 3.2 研究方法17-20
  • 3.2.1 文献资料法17
  • 3.2.2 录像观察法17
  • 3.2.3 访谈法17-18
  • 3.2.4 问卷调查法18-19
  • 3.2.5 数理统计法19-20
  • 4 分析与讨论20-55
  • 4.1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题材舞蹈剧目的现状分析20-24
  • 4.1.1 体育题材舞蹈剧目的界定20
  • 4.1.2 我国体育院校舞蹈专项的设置20-22
  • 4.1.3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题材舞蹈剧目的开展阶段22-24
  • 4.2 影响我国体育院校体育题材舞蹈剧目发展的因素24-28
  • 4.2.1 社会环境的影响24-25
  • 4.2.2 体育院校领导的理念25
  • 4.2.3 舞蹈专项学生的专业水平25-26
  • 4.2.4 舞蹈编导的综合水平26-27
  • 4.2.5 比赛机制的激励27-28
  • 4.2.6 资金的投入28
  • 4.2.7 各部门的支持与保障28
  • 4.3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题材舞蹈剧目创新的特征分析28-46
  • 4.3.1 题材的契合性29-30
  • 4.3.2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30-34
  • 4.3.3 动作的多元性34-42
  • 4.3.4 音乐的关联性42-43
  • 4.3.5 队形的巧妙性43-46
  • 4.4 编排创新的方法在我国体育院校体育题材舞蹈剧目中的运用46-49
  • 4.4.1 移植创新法47
  • 4.4.2 组合创新法47
  • 4.4.3 联想创新法47-48
  • 4.4.4 逆向创新法48-49
  • 4.5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题材舞蹈剧目的发展方向49-55
  • 4.5.1 丰富剧目主题的多样性,重视多元化的价值观49-51
  • 4.5.2 丰富动作的表现形式,重视体育动作的变化创新51-52
  • 4.5.3 提高音乐制作水准,鼓励使用原创音乐52-53
  • 4.5.4 重视队形变化的视觉体验53-55
  • 4.5.5 开设相关体育课程,普及体育运动知识55
  • 5 结论与建议55-57
  • 5.1 结论55-56
  • 5.2 建议56-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60
  • 附录60-67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鸿韬;李敏;;体育表演艺术概念及分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2 王志学;陈国瑞;赵先卿;;大学体育表演类项目“探究性—Battle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3 马鸿韬;吴梦晗;李敏;;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一三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4 刘青弋;动态空间——现代舞蹈的空间理论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李北达;武术舞蹈的本体特质与审美价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万道明;胡伟;;中国古典舞与太极图式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徐娜;;论舞蹈与体育的互融性发展关系[J];成功(教育);2010年01期

8 孔明霞;试论舞蹈创编艺术[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9 李小娜;;从CCTV舞蹈大赛看当前舞蹈创作趋势[J];滁州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刘晔;;从央视舞蹈大赛看中国当代舞蹈创作的转型[J];大舞台;2012年07期



本文编号:684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684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c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