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中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时代解读——兼论艺术经典的生成与意义
本文关键词:多维视角中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时代解读——兼论艺术经典的生成与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红色娘子军》 艺术经典 中国化芭蕾 芭蕾的中国化 恒在结构 人性
【摘要】:作为艺术经典,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至今已上演了五十年近4000场。本文从美学、人类学视角阐释其构成要素及意义,提出艺术经典需有一以贯之的艺术精神红线,引领整个作品形成的铺陈结构。这个铺陈结构既是叙事结构、情感结构和意念结构,也是一个镶嵌在有限结构上的开放包容的无边框架。艺术经典是一个编创、表演、受众全方位参与的共生结构,是编创者、表演者和受众互动共生的审美交集,是作品的"召唤结构"和人民性的合唱。舞蹈艺术经典从主题、情节、人物、风格、样式,到演技、音乐、服装、舞美、受众等,是一个浑然天成的生命整体,任何一个元素都不可或缺,不可替代。艺术经典需要从政治、教育、祭祀等多种文化功能到单一审美文化功能的历史性蒸馏过程,其审美价值在于勾连人性深处的恒在结构。即连接人的情感,直击人的心灵,激发人的积极生命体验,确证人之为人的本质力量。观照这种中西合璧式的舞蹈艺术形式,需要摒弃西方分析哲学观念,超越形式和内容二元对立、中国舞蹈和西方芭蕾舞蹈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更要超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二元对立的思维坐标。在整体哲学观视野下,艺术经典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与人性深层结构浑然链接的整体,具有超越国界、民族、时代、舞种的跨文化意义,即艺术经典的人类文化遗产价值。从中华民族文化观照《红》剧舞蹈所以成就的历史端和未来端,以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为引领,是我们创新舞蹈乃至复兴中华文化的重要路径,也是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共生与繁荣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 北京舞蹈学院;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 艺术经典 中国化芭蕾 芭蕾的中国化 恒在结构 人性
【分类号】:J723.4
【正文快照】: The Aesthetic Values of Classical Art Works:MultidimensionalPerspectives on The Red Detachment of WomenDENG You-ling(Beijing Dance Academy,Beijing 100081,China)艺术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经典本体能够牵动人的想象引擎,联通人的文化神经,开启人的知识、情感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佑玲;;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机制初探[J];汕头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佑玲;;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综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邓佑玲;;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永强;人文意义的建构与生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鼎生;;一部从生态视角探索民族艺术经典生发机理的好书[J];百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黎曦;少数民族表演艺术经典一瞥[J];中国民族;2001年09期
3 熊坤静;;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记我国第一首被列入世界名曲的艺术经典《草原之夜》和它的作者张加毅[J];文史月刊;2009年10期
4 刘宗超;;感悟艺术[J];艺术教育;2009年07期
5 ;“20世纪安徽艺术经典”评选活动开始启动[J];安徽新戏;1999年02期
6 彭肜;;追问“艺术经典”:从“经典化”到“去经典化”[J];美术学报;2010年02期
7 朱君毅;;消费文化语境下艺术经典的另类变容[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王婷;;红色艺术经典实验室建设的思考——基于井冈山大学红色艺术经典的应用研究[J];音乐时空;2013年10期
9 ;法W路桐酒堡与新魏氃呡圫[J];检察风云;2013年02期
10 锡琴;阮浩;周坤;;西方艺术经典来中国[J];读者欣赏;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婷婷;艺术经典 中国精神[N];美术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Pr;艺术经典的文化哲学思考[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10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10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