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09:37

  本文关键词: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东北秧歌 胶州秧歌 对比


【摘要】:本文通过对于东北秧歌和胶州秧歌艺术风格的对比研究,分析其差异性找出影响两种舞种产生的多种因素,为中国民族民间舞现行的创作与教学服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特别是全球文化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对于民族舞蹈艺术的深入研究,不但有利于这项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为这项艺术在多元化的竞争中打下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首先阐明研究的是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思路。然后对以往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找到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对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的历史变迁进行分析,明确了二者发展历史和地域环境的差别,即二者出现差别的渊源,同时对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的内容进行了对比研究,包括仪式性比较、娱乐性比较、人物角色的差异、身体语言的象征差异、舞蹈风格的比较、道具的比较。对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有利于文化的保护和民族舞蹈教学的实践。 多层面的、多个角度的对东北秧歌、胶州秧歌,进行了分类比较,通过分类的比较理清胶州秧歌、东北秧歌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明确胶州秧歌、东北秧歌的舞蹈动态,以及胶州秧歌、东北秧歌舞蹈动态形成的原因,传承民族文化,丰富现代艺术。
【关键词】:东北秧歌 胶州秧歌 对比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722.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第一章 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的历史变迁10-18
  • 第一节 东北秧歌的历史变迁10-12
  • 一、 女真臻蓬蓬歌10
  • 二、 满族秧歌10-11
  • 三、 建国以来的东北秧歌11-12
  • 第二节 胶州秧歌的历史变迁12-18
  • 一、 小调秧歌时期12-13
  • 二、 小戏秧歌时期13-14
  • 三、 武秧歌和文秧歌时期14-16
  • 四、 新中国成立后的秧歌时期16-18
  • 第二章 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艺术风格的比较18-31
  • 第一节 音乐的比较18-20
  • 一、 东北秧歌的音乐特点18-19
  • 二、 胶州秧歌的音乐特点19-20
  • 第二节 娱乐性比较20-21
  • 一、 东北秧歌的娱乐性20-21
  • 二、 胶州秧歌的娱乐性21
  • 第三节 人物角色的差异21-22
  • 一、 东北秧歌的角色21-22
  • 二、 胶州秧歌的角色22
  • 第四节 身体语言的差异22-24
  • 一、 东北秧歌的身体语言22-23
  • 二、 胶州秧歌的身体语言23-24
  • 第五节 舞蹈风格的比较24-25
  • 一、 东北秧歌的舞蹈风格24
  • 二、 胶州秧歌的舞蹈风格24-25
  • 第六节 道具与服饰的比较25-26
  • 一、 东北秧歌的道具与服饰25-26
  • 二、 胶州秧歌的道具与服饰26
  • 第七节 仪式性比较26-27
  • 一、 东北秧歌的仪式性26
  • 二、 胶州秧歌的仪式性26-27
  • 第八节 传承和演变的比较27-31
  • 一、 东北秧歌的传承和演变27-29
  • 二、 胶州秧歌的传承和演变29-31
  • 第三章 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艺术风格存在差异性的原因31-33
  • 第一节 地域民风的不同31
  • 第二节 文化影响的差异31-33
  • 结束语33-34
  • 参考文献34-36
  • 致谢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延辉;;抻不断的韧性 扭不尽的风致——山东胶州秧歌[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7年05期

2 韩宁;;浅谈东北秧歌与胶州秧歌的动律[J];大舞台;2011年06期

3 房美希;;谈东北秧歌中的辽宁高跷秧歌[J];大众文艺;2011年09期

4 马婧;;浅析安徽花鼓灯与东北秧歌“梗”的比较[J];大众文艺;2010年19期

5 李欣;;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东北大秧歌[J];大家;2011年03期

6 白石;;东北秧歌由民俗化向艺术化的转变[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冯瑞;;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及其发展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16期

8 李达伟;齐莹;简波;;文化形态学视野下的东北秧歌文化特征[J];辽宁体育科技;2011年01期

9 白晓丹;;现代东北城市秧歌之我见[J];剧作家;2009年02期

10 赵义清;;谈东北大秧歌及其编排的推陈出新[J];剧作家;2011年05期



本文编号:730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30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f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