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吉首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7-19 20:07

  本文关键词:舞蹈发生学假说——兼及艺术之起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首大学》 2014年

从娱神到娱己

齐楠  

【摘要】: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娱乐成了时下的热门话题,,本论文所要阐述的是从原古时代到现今,人类对于娱乐行为的实用主义解读的演变历史,将娱乐活动作为认识客体,考察娱乐审美的主体从神灵走向世俗的人类,有群体的类概念的人到自我的个体上来。按照娱乐活动主体的转移,将娱乐功能做了从娱神、娱人、娱己三个阶段的划分,并对各阶段娱乐活动的典型形态、特征以及不同阶段间推进的思想内涵的转变。 黑格尔将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即与自然的接触,与人的交流,以及对自我的反思,而这一发展脉络与西方娱乐功能观的演变历程类似。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一、娱神阶段。早期世界受宗教巫术观念的统治,人类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客体中心”模式下的人对自身的解释需要借助外界事物,认为人的本性是由神赋予的。由于劳动生产能力低下,神作为人类心中掌握力量与魔力的偶像被膜拜,于是原始时期的娱乐活动显现出娱乐神灵的功能。随着人类主体意识的发展,巫术世界观的解体后娱乐功能的认识进入到娱人阶段,从表演文化的盛行入手,考察娱乐舞台化、商品化后的具体表现与特征,并分析娱人阶段娱乐功能观的思想内核。二、娱人阶段。古典时期人的主体性意识逐渐萌芽,人在与它者社会之间的能动性逐渐体现出来,区别于它者的积极主动认识世界的能力使人获得独立,人作为主体要驾驭客体的诉求也逐渐显现。历经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懵懂与中世纪神学的压制,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主体性意识得到了全面的张扬,人作为娱乐主体的娱乐行为也慢慢产生并进一步发展。娱乐活动走下圣坛,巫术通灵与祖先崇拜的歌舞走向舞台,成为一种表演性艺术。最后,自娱阶段。西方哲学主体性又进一步的完善,带有人学特性的生命主体与语言学转向相结合,人作为解释世界的唯一主体的绝对中心地位被削弱,基于后现代立场的反对话语霸权,作者中心从根本上否定了人本主义的主体理念,走向主体性的涣散。回看现代娱乐功能观的发展,漫长的娱人阶段是娱乐行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现代娱乐的繁荣使娱乐活动化,文化化。娱乐的舞台化、仪式化的性质逐渐变弱,娱乐行为并不仅仅是停留在剧院、舞台、赛场上的高雅艺术样态,以人为主体的娱乐活动进入追求多元的、差异的自娱,开始走向带有草根、平民色彩的自娱自乐。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03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青弋;舞蹈发生学假说——兼及艺术之起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詹姆斯·乔伊斯 ,王军;戏剧与生活[J];外国文学;1987年05期

3 王永;;节奏与诗——兼论节奏的起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丁绍华;;哲学的主体化与主体意识的觉醒[J];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5 王曰美;;原始社会人的主体意识之觉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王伦光;许梦曦;;价值追求与人类的发展——基于全球化视角[J];江汉论坛;2011年12期

7 王利军;;自我意识:从封闭走向开放——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思维方式的批判[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张白露;;艺术起源“巫术说”及其悖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高兆明;;论个体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体意识[J];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3期

10 高文新;王效良;;苏格拉底哲学主体意识对古希腊文化与哲学的变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李凌;音乐与文学、绘画、建筑、书法等艺术形式之比较——论音乐较之其他艺术形式的特殊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3 刘毓秀;;浅谈舞蹈艺术的综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4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周云水;;独龙族禁忌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6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7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俞天鹏;;从原始狩猎巫仪主要元素看傩的史前遗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9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10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相龙烽;;“道成肉身”与神话思维——《圣经》隐喻的始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晓红;;“非个人化”理论的“代神立言”界说[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谢明星;郝春东;殷融;;文明的显化:文明与潜意识关系的新视角[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杨冰莹;;作为仿像的卡通与作为卡通的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5 蔡灿泉;;潮汕文化的霍福斯泰德架构分析及其对地方政府治理的启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6 李娟;;马克思公平分配理论与现阶段我国公平分配问题初探[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陈胜祥;;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幻觉探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9 卢立峰;李兆友;;论科技创新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燕京晶;刘仲林;;驯服“莽兽”:“两种文化”的融合对科技发展的启示[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3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陈哲;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陈艳艳;河南省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于俊杰;对《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整体辩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董鸣;丝网版画的印痕魅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栾庆伟;论武术套路的表演艺术[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雁芸;;和谐世界理念的新思考[J];长江论坛;2008年03期

2 王杰文;;“在场”与“生成”——反思“实验的民族志”[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王杰文;;从“类型”到“类型的互文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4 江华;英雄崇拜的演变与人的神化——古希腊宗教问题一则[J];求是学刊;1999年04期

5 武跃速;混沌:奥林波斯山的生机——论希腊神话的人类意识[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6 孙伟平;普遍价值:可能性及其限度[J];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7 王杰文;;寻找“民俗的意义”——阿兰·邓迪斯与理查德·鲍曼的学术论争[J];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02期

8 胡继华;;宗白华的节奏论美学批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年02期

9 吴汝祚;;关于夏文化及其来源的初步探索[J];文物;1978年09期

10 赵逵夫;;本乎天籁,出于性情——《庄子》美学内涵再议[J];文艺研究;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艳蕾;李秋萍;;晋南鼓舞的“娱神”功能探析[J];黄河之声;2013年16期

2 冯振琦;;汉画乐舞的娱神功能[J];史学月刊;2006年08期

3 舒羽;戏曲的生命力在哪里?[J];上海戏剧;1994年02期

4 邹小燕;陈鹏飞;;论先秦时期舞蹈“娱乐功能”的递现及其特点[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陶明选;;明清以来徽州的演戏娱神与信仰活动[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6 冯建民;;“歌舞娱神”说辨——兼论原始艺术的功用[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5年04期

7 方英敏;;先秦舞蹈的审美“风格”类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方英敏;;先秦舞蹈的审美“风格”类型[J];阴山学刊;2007年05期

9 林乐飞;;还愿仪式及其音乐[J];中华文化画报;2007年04期

10 李祥林;;娱神娱人的庙会演戏——癸巳春节泉州行记之一[J];福建艺术;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远方;[N];北京科技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齐楠;从娱神到娱己[D];吉首大学;2014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吉首大学

相关作者

>齐楠

《吉首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舞蹈发生学假说——兼及艺术之起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3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3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0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