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民间舞蹈艺术数字化技术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20 06:03

  本文关键词:民间舞蹈艺术数字化技术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06年

民间舞蹈艺术数字化技术及应用研究

况奕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重视。本文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民间舞蹈艺术的保护中,为民间舞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 1.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民间舞蹈数字化保存和展示的技术方案。利用动作捕捉技术记录舞蹈演员的表演,根据获取的动作数据,采用骨骼蒙皮动画的方式进行实时虚拟舞蹈的展示。和常规的视频记录相比,通过数字化虚拟展示,观看者能够以任意角度、任意距离进行浏览,这就为民间舞蹈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带来了便利。针对蒙皮动画中顶点位置计算开销较大的问题,利用Vertex Shader提高了渲染效率,为大场景、多人物的虚拟舞蹈展示提供了条件。 2.在数字化获取和展示工作的基础上,利用获得的舞蹈动作数据,针对传统的舞蹈创作与编排中缺乏可视化的预演手段,而且演员需多次重复排练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舞台构图和动作片段连接辅助技术: a)在舞台构图方面: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滤波的路径编辑方法。利用多分辨率滤波从人物根关节的运动轨迹中提取运动路径,使用户可以根据自我认知选择不同的滤波参数,以保留不同细节信息。创编人员可以自由修改已有的动作片段,并将其放置在舞台的任意位置。 b)在动作片段连接方面:采用对各个关节的欧拉角进行插值的方法进行动作连接,根据被骨骼驱动的蒙皮网络上顶点在不同帧间的距离来衡量两帧间的差异;改变了已有方法根据对应关节的夹角衡量任意两帧间的差异,而忽略肢体扭动的情况。 利用上述技术,能够在演员实际表演前进行舞蹈编辑、调整舞台效果并获得相应的预览,从而降低实际编排的难度与工作量。 3.最后,我们以浙江省民间舞蹈的保护为应用背景,对上述技术进行了应用验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P391.9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5-8
  •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舞蹈艺术5-6
  • 1.2 数字化技术与民间舞蹈艺术保护6-8
  • 第二章 民间舞蹈艺术保护工作与相关数字化技术现状8-14
  • 2.1 民间舞蹈艺术保护工作的开展现状8
  • 2.2 动作捕捉技术8-11
  • 2.3 人物动画技术11-12
  • 2.4 动作编辑技术12-14
  • 第三章 民间舞蹈虚拟展示技术14-25
  • 3.1 人体运动的表示14-15
  • 3.2 模型网格与骨骼间关系的建立15-17
  • 3.3 骨骼蒙皮动画的实现17-25
  • 3.3.1 蒙皮网格中顶点位置的计算17-19
  • 3.3.2 运动数据的组织19-20
  • 3.3.3 利用Vertex Shader的加速绘制20-25
  • 第四章 民间舞蹈辅助编排技术25-33
  • 4.1 舞台构图辅助技术25-29
  • 4.1.1 表演的运动路径形状的编辑26-29
  • 4.1.2 表演动作片段在舞台上位置的编辑29
  • 4.2 表演动作片段组合辅助技术29-33
  • 第五章 民间舞蹈艺术数字化技术应用示范33-39
  • 5.1 浙江省民间舞蹈的数字化获取33-34
  • 5.2 基于web的民间舞蹈展示平台34-35
  • 5.3 民间舞蹈辅助编排应用程序35-36
  • 5.4 民间舞蹈展示应用程序36-37
  • 5.5 示范应用小结37-39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39-41
  • 6.1 本文工作总结39-40
  • 6.2 后期工作展望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庆;石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档案特藏[J];北京档案;2009年06期

    2 陈志;戴学东;金强;;《岭南记忆》:深沉的文化记忆[J];新闻战线;2010年07期

    3 马建军;;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4 李林悦;;论档案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J];档案与建设;2008年07期

    5 韩卫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视化传承——山东卫视《谁不说俺家乡好》节目价值评析[J];中国电视;2009年06期

    6 张琰;石兰英;;文化不能打造,只能传承——专访四川大学教授 江玉祥[J];西部广播电视;2009年11期

    7 张继;徐鸣凤;;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J];兰台世界;2010年18期

    8 姜雷;;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建设现状及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年02期

    9 李林悦;;试述档案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借鉴意义[J];科技档案;2008年02期

    10 蔡光龙;;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定位[J];图书与情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晓波;;留存地方文化记忆——也谈图书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A];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郭永金;信国洋;;真正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战略重点“闪光”[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唐思京;;论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A];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洪波;;黔西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思考[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5 贾晓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造特色历史文化名城——以山东省平度市为个案[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6 隋维娟;;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7 苑焕乔;;文化生态视野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主要以京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A];建设世界城市提高首都软实力——2010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10年

    8 John Hurd;;在发展的时代保护建筑、考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类遗产对文明进步的启示”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刘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空间保护——以浙江省西塘古镇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高卫华;黄迎新;;湖北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传播的现状——2010年“湖北民族文化传播”暑期调研报告[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苏雄锋;[N];闽南日报;2008年

    2 记者 王路;[N];宁波日报;2008年

    3 苏武天;[N];张掖日报;2008年

    4 通讯员 周元清 张建国 储昭晖;[N];中国人事报;2008年

    5 记者 蒲兰;[N];成都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章梅;[N];哈尔滨日报;2008年

    7 通讯员牛顺清;[N];哈密报(汉);2008年

    8 记者 高铁耕;[N];佳木斯日报;2008年

    9 记者 张萍;[N];焦作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覃丹 张珏娟;[N];四川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3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谭志国;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5 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6 吴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王伟;韩城古城传统建筑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刘坚;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9 麻三山;隐藏在记忆里的文化符号[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但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及其法律规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姚建;转型时期民族地区政府文化职能转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刘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治理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巴桑吉巴;拉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陈竹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国慧霞;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护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王娟;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保护及其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敏;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陈鑫;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民间舞蹈艺术数字化技术及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3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3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3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