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美学及其舞蹈创作
发布时间:2017-08-29 12:14
本文关键词:禅宗美学及其舞蹈创作
【摘要】: 正文:禅宗美学思想及其舞蹈创作 禅宗不仅仅是一门宗教,更是一种文化智慧。禅宗思想里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智慧,它是中国艺术发展的灵魂。禅宗的一些教义,特别是它的生活体验方式具有浓厚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倾向。禅宗美学思想中并无现代美学诞生以来的内在学术理路,也很少正面论述美学问题,更无关于舞蹈及其创作的直面论述,然而在禅宗阐发其心性本体论、认识论及其意境修行论等思想观点中,却显示出丰富的美学智慧与意蕴。禅宗直觉式的顿悟思维,不仅涉及了中国艺术的整体思维模式,而且对舞蹈创作的“意境”说、“妙悟”说等理论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它的“物我同化”说更是触及到了舞蹈创作灵感的产生。本文试图在一种开放性的对话空间中,对禅宗美学思想与舞蹈创作进行“对话”的可能性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找到二者融通和结合的内在理路,从而使我们从禅宗美学的角度解读舞蹈创作实践的感受。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既论述禅宗“心性本自清净”的心性论思想及其在其“心性”思想影响下的禅宗美学思想的“空寂”、“顿悟”与“圆融”特质,又在此基础上对禅宗“自心即佛”的本体论美学思想从“明心见性”的审美角度进行了分析,更对禅心的艺术化及其舞蹈创作之间的审美关系进行了梳理,以期揭示禅心对舞蹈的影响这一的思想主旨。同时,本文还进一步从禅宗的参证与体验方式等角度论证了禅宗“直指人心”的认识论美学思想,并探讨了禅宗美学的体证方式对舞蹈创作的影响作用。最后,又对禅宗“心”、“境”互依的的意境修行论思想从“心”、“境”,以及“体有味无、空灵静远”的角度进行了解读,从而揭示了禅宗顿悟思想以及意境理论对当今舞蹈及其创作的渗透、影响。 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思考禅宗美学思想对当今舞蹈在创作上的深刻影响,更有助于我们有效地利用禅宗精神为我们今天舞蹈艺术发展方向的调整进行服务。
【关键词】:禅宗美学 舞蹈创作 顿悟 圆融 意境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70-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3
- 1.1 禅宗美学思想研究现状7-9
- 1.2 舞蹈创作研究现状9-10
- 1.3 禅宗美学思想与舞蹈创作的内在理路之融通——一种对话的可能及意义10-13
- 第2章 禅宗心性论与禅宗美学13-17
- 2.1 "心性本自清净"——禅宗对心性的认识13-14
- 2.2 "空寂"、"顿悟"与"圆融"——禅宗美学的特质14-17
- 第3章 "自心即佛"——禅宗本体论美学思想与舞蹈创作17-25
- 3.1 "明心见性"的审美心态观17-20
- 3.1.1 "心"与"立心"17-18
- 3.1.2 "心"与"性"18-19
- 3.1.3 "修平常心、修现在时"19-20
- 3.2 禅心的艺术化与舞蹈创作20-25
- 3.2.1 "平常心是道"与美的发现20-22
- 3.2.2 "自觉体证"与艺术的自我发现22-23
- 3.2.3 舞蹈艺术的生命意识23-25
- 第4章 "直指人心"——禅宗认识论美学思想与舞蹈创作25-39
- 4.1 "自性执"与生命的困惑25-29
- 4.1.1 悟——禅宗美学的拱心石25-26
- 4.1.2 生命之悟——禅宗美学的生命关怀26-28
- 4.1.3 禅境之悟——禅宗美学的生命归依28-29
- 4.2 "无念之悟"与审美"静照"29-34
- 4.2.1 "禅即生命"——心灵境界的逐层递进29-31
- 4.2.2 "契自心源、顿悟心源"——对禅的参证与体验方式31-32
- 4.2.3 "以禅为美、定慧一体"——生命美学的建构32-34
- 4.3 禅宗美学的体证方式与舞蹈创作34-39
- 4.3.1 直觉思维对舞蹈创作的启示34-36
- 4.3.2 禅定思维与舞蹈创作的形象思维36-39
- 第5章 "心"、"境"互依——禅宗的意境修行论思想与舞蹈创作39-49
- 5.1 "情景交融"与"意与境浑"——意境内涵的历史解读39-40
- 5.2 "体有味无、空灵静远"——禅宗美学视域中的意境指向40-44
- 5.2.1 "境"的缘起40-41
- 5.2.2 "心"、"境"一体41-42
- 5.2.3 "境"、"心"之悟42-44
- 5.3 舞蹈创作中的禅宗美学精神44-49
- 5.3.1 "悟"与舞蹈创作的灵感44-46
- 5.3.2 意境与舞蹈创作思维46-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承贵;老子美学与禅宗自然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周全田;禅宗文化的悟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李霞;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J];安徽史学;1998年03期
4 井桂华;;禅宗追求超越的“人本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5 李天道;禅:生命之境和最高审美之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郭洪波;;浅说舞蹈创作[J];大舞台;2007年01期
7 陈良运;中国古代审美心理学二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肖艳华;;论舞之意境美[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宋建林;中国古代艺术社会观审视[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周惠萍;禅宗——作为一种艺术的文化选择[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本文编号:753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53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