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曲舞蹈的由来寻迹看中国古典舞
本文关键词:从戏曲舞蹈的由来寻迹看中国古典舞
【摘要】:中国古典舞作为一种对于历史形态的继承和发展,是在古代历史舞蹈资源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所以对于当今民族体系下的各个地方剧种语汇动态、表演形式对于古典舞语言、风格、表演都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代的中国古典舞体系是以戏曲为基础,并且结合武术、太极等传统身体流动形式综合借鉴形成的。我们都知道戏曲以前的舞蹈已无从考迹,但地方戏种在民间的生生不息的自我传承,因而还是能看到戏曲之前的舞蹈的斑斑痕迹的,这为我们探索古代舞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财富。舞蹈是由人体负载并且传承的一种文化形态。舞蹈的韵味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诠释和象征,造型如此、流动如此,举手投足、节奏、气息没有一样是漂浮于民族历史之外的偶然现象。舞蹈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中总能反映出不同的思想、信仰和审美习惯。中国古典舞说到底是从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气质两方面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智慧、个性、道德风尚和文化品位。这些都源于历史、形成于历史。众所周知符合古典舞性质的宫廷舞蹈、宗教舞蹈以及戏曲舞蹈中,,前两者并没有鲜活的流传下来,所以从深入戏曲开始,以明清后期历史舞蹈在戏曲中的承接关系为主干,通过对于戏曲舞蹈的深度分析,以艺术演变的普遍规律为准则,探究明清以前的历史舞蹈是如何承接、发展、演变到戏曲中去的。揭开戏曲舞蹈与历史舞蹈的脉络关系与传承关系。将作为活态遗存的戏曲舞蹈还原到舞蹈本体的纯舞时代,进而丰富古典舞语言语汇和审美风格。另外戏曲作为民族表演体系中综合的艺术种类,通过人物情景和身体语汇能指对所指一对一的指向性研究,进一步深入了解戏曲的行当程式表演以及语汇限定性运用与表现。最后通过对传统戏曲表演体系的进一步认识,横向与西方戏剧表演的两大体系对比研究,并且取之精华、自我完善。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戏曲舞蹈 历史遗存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72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绪论8-10
- 第一章、戏曲舞蹈在历史舞蹈中的源流剖析10-18
- 第一节、 戏曲舞蹈是近古舞蹈发展的一个变体形式10-12
- 一、 艺术商品化的产物10-11
- 二、 有条件的吸收、有规格的改造11-12
- 第二节、 舞蹈作为戏曲表演的辅助手段处于从属地位12-14
- 一、 戏曲的叙事性决定了舞蹈的从属性12-13
- 二、 生活化的程式表演决定了舞蹈的辅助地位13-14
- 第三节、 舞蹈在戏曲表演中是为剧情及人物形象服务的14-18
- 一、 用人物行当的典型动作“说话”14-16
- 二、 身段亮相与情景传神16-18
- 第二章、舞蹈在戏曲中的历史遗存18-22
- 第一节、 表现生产、爱情的舞蹈18-19
- 第二节、 战争军事内容的舞蹈19-20
- 第三节、 巫术祭祝性质的舞蹈20-21
- 第四节、 民间性质的歌舞小戏21-22
- 第三章、兼容并蓄的中国古典舞22-29
- 第一节、 当代的中国古典舞形成于姊妹艺术的借鉴22-24
- 第二节、 戏曲作为活态遗存是创建中国古典舞蹈的基础24-29
- 一、 析源24-26
- 二、 从地方剧种看古老剧种的后世遗存26-29
-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凝聚产生力量 进取诞生希望——对中国古典舞学科校庆系列活动的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刘柳;“身韵”在建构中国古典舞中的地位与作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刘柳;“身韵”在当代中国古典舞建构中的作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杨嵩;;试论中国古典舞、民间舞“形”、“意”之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4期
5 胡伟;大杂烩:中国古典舞创作症结所在[J];艺术评论;2005年01期
6 流水;中国古典舞有无"真身"?[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孟妍;;中国古典舞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训练[J];音乐生活;2005年07期
8 胡伟;;“怨妇”载道 怒气冲天——评议中国古典舞创作的“怨”态现象[J];艺术评论;2006年05期
9 于平;;从舞种建设到学科建设——中国古典舞文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刘青弋;;关于中国古典舞的基本范畴与概念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炜;曾德涛;周继和;高善芬;;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典型动作——“元宝跳”的生物力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2 曾德涛;周继和;李炜;高善芬;;对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典型动作“紫金冠跳”的生物力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3 梁艳;;传承创新的中国古典舞——浅谈以戏曲舞蹈、武术为核心的中国古典舞[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4 高善芬;雷咏时;周继和;曾德涛;;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元宝跳”技术动作生物力学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茜;高端对话 学科互动 共探中国古典舞发展之途[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张鼎;中国古典舞追求什么[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彭宽邋实习记者 葛伟;传承中国古典舞责无旁贷[N];中国艺术报;2008年
4 王克芬;读《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史》有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5 杨木;中国古典舞晚会《水色天香》京城“起舞”[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王栋邋胡文婷;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解析[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鲁娜;看中国古典舞的艺术魅力[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于平;论题的性质与论说的意识[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主任 赵林春;研究和探索身韵教育的奥秘[N];山西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吴晓杰 宋喜群;中国古典舞:盛乎?衰乎?[N];光明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梁泉;比赛中的中国古典舞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3 韩瑾;当代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4 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纲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思远;中国古典舞创作观念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王黎雪;论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审美、训练与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彭婵;中国古典舞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车延芬;中国古典舞之发生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邱晓晨;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轨迹之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梁泉;中国古典舞“流派”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丁健勇;探究中国古典舞发展之路[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8 周雅琼;当代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9 耿君;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剧目分析与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蔡蕾;中国古典舞与西方古典芭蕾舞之审美差异性比较[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97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9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