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别差异的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8 11:12
本文关键词:基于性别差异的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实验研究
【摘要】:体育舞蹈是西方的艺术产物,起源于欧洲,从最早的古代土风舞开始,经历了对舞、圈舞、行列舞、集体舞等过程的演变,而今成为了广泛流传的社会交际舞蹈。体育舞蹈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经过调查,在全国十四所体育院校中,己有一半以上的院校开设了体育舞蹈专业课。 体育舞蹈它是结合体育、音乐、舞蹈为一体的体育运动,进入大学的时间还不长,通过作者调查访问了解到,大部分高校体育舞蹈教师运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大班授课,基本动作与套路配合教学。在传统教学中,整个教学与学习过程就是老师教授学生学习,男生女生用相同的模式教授。教师注重教案规定的内容,向学生传授动作技术,按部就班并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教学,教师占了主导地位。本研究则是以打破男女生用相同教学方法为突破口,针对性别差异进行体育舞蹈教学实验研究。 实验前期进行了理论知识储备、学生问卷与其他高校体育舞蹈教师访谈等工作,为教学实验的设计及展开做好准备工作。教学实验在一个对照班和一个实验班中展开,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班采用基于性别差异的教学方法,基于传统教学方法改进了教学手段,采用“图形记忆法”、“口令教学法”、“性别分组练习法和男、男,女、女搭手练习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验,对所得的各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为通过相同课时的教学,相同水平的学生教授相同内容的条件下实验班学生的体育舞蹈技能成绩高于采用传统教学的对照班学生成绩。 本课题研究证明 1.研究中采用的基于性别差异的教学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实施性。在体育舞蹈教学热身中,运用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在基本动作学习中,运用图形记忆法和口令教学法;在套路练习中,运用性别分组练习法和“男、男,女、女”搭手练习法。 2.实验班的学习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班,说明基于性别差异的教学方法对于合理利用男女生的优势和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实验班中采用针对不同性别的教案教学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效率。 在未来的研究中,基于性别差异的教学在体育舞蹈的发展中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只是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实验研究的初探,对于该领域的研究并非一己之力就能完成,希望未来在探索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性别差异的研究方面能有其他的学者共同研究。
【关键词】:性别差异 普通高校 体育舞蹈 实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722.8-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9
- 目录9-12
- 第一章 绪论12-21
- 1.1 研究背景12-17
- 1.1.1 体育舞蹈的起源、内容与发展12-13
- 1.1.2 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发展13-14
- 1.1.3 体育舞蹈在我国高校的发展14-15
- 1.1.4 关于体育舞蹈研究的文献综述15-16
- 1.1.5 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16-17
- 1.2 研究的动机、目的、意义、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17-19
- 1.2.1 研究动机17
- 1.2.2 研究目的17-18
- 1.2.3 研究意义18
- 1.2.4 研究对象18
- 1.2.5 研究内容18-19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9-20
- 1.3.1 研究方法19-20
- 1.3.2 技术路线20
- 1.4 小结20-21
- 第二章 基于性别差异的普通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21-28
- 2.1 相关概念研究21-22
- 2.1.1 体育舞蹈概念及分类21
- 2.1.2 体育舞蹈的特点21-22
- 2.1.3 普通高校界定22
- 2.2 性别差异研究22-25
- 2.2.1 性别差异的定义22-23
- 2.2.2 性别差异的体现23-24
- 2.2.3 性别差异与运动24
- 2.2.4 性别差异对应的体育课教学特点24-25
- 2.2.5 关于体育舞蹈中性别差异的辩证思考25
- 2.3 既有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与基于性别差异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25-27
- 2.3.1 相对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研究25-26
- 2.3.2 创新性的体育舞蹈教学研究26
- 2.3.3 基于性别差异的体育舞蹈教学方法26-27
- 2.4 小结27-28
- 第三章 前期准备、教学实验设计、操作及结果28-49
- 3.1 前期准备工作28-34
- 3.1.1 基础资料研究28
- 3.1.2 基于性别差异的实验前探索性问卷研究及结论28-31
- 3.1.3 对于男女生的以往教学经验总结31-32
- 3.1.4 体育舞蹈中性别差异研究32
- 3.1.5 基于体育舞蹈教学性别差异的专家意见咨询32-34
- 3.2 教学实验设计34-37
- 3.2.1 实验概述及目的34
- 3.2.2 实验对象及时间34-35
- 3.2.3 教学实验内容35-36
- 3.2.4 实验流程设计及操作36
- 3.2.5 实验记录及器材工具36-37
- 3.3 实验中采用的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37-38
- 3.3.1 向学生普及体育舞蹈常识37
- 3.3.2 掌握基本体育舞蹈动作37
- 3.3.3 套路练习37-38
- 3.3.4 传统教案中的体现与解释38
- 3.4 实验中采用的基于性别差异的教学方法的归纳总结38-46
- 3.4.1 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39-41
- 3.4.2 图形记忆法41-43
- 3.4.3 口令教学法43-44
- 3.4.4 性别分组练习法44
- 3.4.5 “男、男,女、女”搭手练习法44-45
- 3.4.6 性别差异教学在教案中的体现45-46
- 3.5 实验结果及结论小结46-48
- 3.5.1 对照班的实验结果46
- 3.5.2 实验班的实验结果46
- 3.5.3 两班实验结果比较46-48
- 3.6 小结48-49
- 第四章 研究结论、思考及未来展望49-52
- 4.1 研究结论与成果49-50
- 4.1.1 主要研究结论49-50
- 4.1.2 主要研究成果50
- 4.2 研究思考50-51
- 4.2.1 对性别差异研究的反思50
- 4.2.2 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建议50-51
- 4.2.3 对男女分班教学的思考51
- 4.3 未来展望51-52
- 4.3.1 论文研究尚待深入的内容51
- 4.3.2 未来研究拓展51-52
- 致谢52-53
- 参考文献53-56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56-57
- 附录1 问卷效度检验专家咨询问卷57-58
- 附录2 问卷效度检验专家咨询问卷统计58-60
- 附录3 前期探索性问卷内容60-62
- 附录4 前期探索性问卷结果统计62-68
- 附录5 实验前两个班级体育舞蹈水平摸底情况统计68-70
- 附录6 课堂统计情况表70-71
- 附录7 传统教学法班级拉丁舞选修课教案71-73
- 附录8 基于性别差异教学班级拉丁舞选修课教案73-76
- 附录9 拉丁舞选修课教学进度表76-77
- 附录10 体育舞蹈考核评分规则77-78
- 附录11 三个月前后对比情况78-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明荣;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体育舞蹈教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2 李雷,王卫,李龙;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及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必要性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3 赵晓勤,邱习勤,赵栩博,谭小翠;应用表象训练法进行体育舞蹈教学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陈立农;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何忠;论影响体育舞蹈选手舞蹈表现力的因素[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韦丽春;;广西普通高校拉丁舞选项课开展的现状与对策[J];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聂军;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音乐选择及其作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1年03期
8 尤春光;胡立华;;培养舞蹈感觉 提高体育舞蹈选手的表现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9 高芬;;大学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教学教法探讨[J];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10 徐晓燕,顾城;反馈与控制法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813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13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