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光阴成就芭蕾梦想——大型芭蕾舞蹈诗《四季》成功首演
本文关键词:四季光阴成就芭蕾梦想——大型芭蕾舞蹈诗《四季》成功首演
更多相关文章: 舞蹈诗 作品 中国芭蕾 舞蹈语言 生命意象 借景抒情 创作者 多媒体 中国舞蹈 上海大剧院
【摘要】:正 2010年3月18日大型芭蕾舞蹈诗《四季》在上海大剧院首演。这部作品以诗化的语言,借景抒情,抒发了创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作品分为序、春、夏、秋、冬几个篇章。生命的萌动、春天的希冀、夏天的炽热、秋天的壮美、冬天的凋零,一幅幅充满生命意象的图景通过一个女性的人生轨迹串接
【关键词】: 舞蹈诗 作品 中国芭蕾 舞蹈语言 生命意象 借景抒情 创作者 多媒体 中国舞蹈 上海大剧院
【分类号】:J722.5
【正文快照】: 2010年3月1S日大型芭蕾舞蹈诗《四季》在上海大剧院首演。这部作品以诗化的语言,借景抒情,抒发了创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作品分为序、春、夏、秋、冬几个篇章。生命的萌动、春天的希冀、夏天的炽热、秋天的壮美、冬天的凋零,一幅幅充满生命意象的图景通过一个女性的人生轨迹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桂明;;四季芳华 人生咏叹——评大型芭蕾舞蹈诗《四季》[J];舞蹈;2010年12期
2 冯双白;评舞蹈诗剧《黄河水长流》[J];舞蹈;1997年03期
3 施万春;舞剧、舞蹈诗观后感[J];舞蹈;2000年06期
4 伍彦谚;漫谈“剧”与“诗”——关于舞蹈诗的定位[J];理论与创作;2004年04期
5 周宇;;为时代而歌 为天空而舞——空政文工团排演舞蹈诗《我们的天空》侧记[J];军营文化天地;2009年07期
6 张俊梅;舞蹈诗化漫议[J];舞蹈;2001年02期
7 百成;煤矿工人的祝愿——舞蹈诗《岁月沧桑》观后[J];舞蹈;1997年06期
8 吴边;17部舞剧、舞蹈诗进军宁波第二届“荷花奖”初、复评圆满结束[J];舞蹈;2000年04期
9 ;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组委会负责人关于舞剧、舞蹈诗评奖若干问题的说明[J];舞蹈;2000年03期
10 资华筠;追求独创 探索规律——关于近期舞剧、舞蹈诗创作的思考[J];广东艺术;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润身;;我最满意的作品[A];电影表演创新集——第九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3年
2 柴亚萍;;让舞蹈为孩子们带来快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3 吴景勤;;科普创作漫议[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4 袁新荣;;音乐审美心理活动浅析[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姜翰飞;;也来谈谈“提高创作质量”[A];四川省诗词学会诗艺研讨会发言选登[C];2007年
6 李兴叶;;关于电视剧发展的四点想法[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7 吴家荣;;文学批评标准的反思与新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郭启宏;;日下退思录[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9 金丹元;张书端;;上海怀旧与时尚影像中的文化悖论[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10 陈进元;;从两件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诉讼案谈起[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忱;含泪感恩 含笑奋进[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赵红薇;一首清纯的“诗”[N];贵阳日报;2006年
3 记者 易飞 通讯员 张萍;潜江推出大型舞蹈诗《江汉风》[N];湖北日报;2008年
4 张长生 本报记者 郭庆权;风舞辽西[N];锦州日报;2010年
5 驻上海记者 张良仁 实习记者 朱清瑜 刘一霖;“荷花奖”舞剧舞蹈诗大赛落幕[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冯双白;舞蹈:创作与现实紧密接轨[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潘艳 实习记者 贺韬 实习生 漠湮;舞出贵州新名片[N];贵州民族报;2008年
8 记者 邓其锋 通讯员 朱美琴 实习生 吴前;合力打造“绿谷文化”精品[N];丽水日报;2006年
9 记者 陈熹 实习生 邹林峰;专家眼中的《家住长江边》[N];湖北日报;2007年
10 徐春静;《鹤鸣湖》喜获“荷花奖”三项大奖[N];黑龙江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相录;元稹生平与作品考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毕荣建;论发表权[D];吉林大学;2009年
3 朱慧;激励与接入:版权制度的经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5 于林立;媒介性:后现代艺术的存在[D];山东大学;2005年
6 孙晓虹;历史与女性的抒写[D];复旦大学;2007年
7 陈彩玲;现代语境中的历史剧创作[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杨宝林;刘熙载书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武丽霞;唐代杂传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常庆;大众传播视阈中的大众文本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小娟;超越苦难的生命之歌——艾芜与杰克·伦敦流浪作品比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威;唐代舞蹈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雪颖;明代唱乐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徐连云;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D];吉林大学;2004年
5 张玉萍;雅俗之间的尴尬[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汉英;试论中学语文爱情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徐玮玮;译者的创作者身份——在唐诗英译中的反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姜稚鸣;虚构角色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高河金;“大陆新武侠”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李妮;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14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14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