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律在作品《走西口》中的实践分析
本文关键词:“摆”动律在作品《走西口》中的实践分析
【摘要】:动律是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表演、创作的核心因素,“如何运用特定动律在作品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和表达具有地域、族群独特性的情感”是数代中国民族民间舞人通过实践和理论不断追问、探索、阐释的话题。在前辈们丰富浩瀚的论述基础上,本文取其一角,尝试以舞蹈作品《走西口》的编创实践为基础,探讨编创时动律使用的限定原则。作品依据陕北“走西口”的文化现象,以陕北秧歌教材的“摆”动律为核心,试图塑造一个等待“走西口”情人归来的陕北婆姨的形象,籍婆姨之情来呈现陕北人直率、悲怆、艰忍的情感特征。通过分析实践过程对“摆”动律的运用,探讨舞蹈编创中对“动律”的“限定”。这是以文化内涵为基础,强调节奏型、动作轨迹、用力方式等形态特征的“限定”。
【关键词】:摆动律 《走西口》 编创 限定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722.2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2
- (一)选题意义与目的6-7
- (二)作品情况简介7-9
- 1.作品主题8
- 2.作品情节8-9
- 3.情感表达9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9-10
- 1.陕北秧歌文献资料9
- 2.教学与创作的理论探索9-10
- (四)本人研究条件10-11
- (五)本论文研究的难点11
- (六)研究方法11-12
- 一、“摆”动律在作品《走西口》的运用概述12-15
- (一)“摆”动律在主题动作中的运用12
- (二)“摆”动律在五个舞段中的运用12-15
- 二、从动律到人物形象:“摆”动律的运用方式15-19
- (一)节奏与力度的处理15-16
- (二)动作空间的处理16-18
- 1.教材舞蹈语汇的空间16-17
- 2、从教材语汇到作品语汇:空间的变化17-18
- (三)从现实空间到心理空间的转化18-19
- 三、从《走西口》作品实践看舞蹈编创中对“动律”的“限定”19-21
- (一)节奏型不变19
- (二)动作轨迹保持原有路线19-20
- (三)用力方式保持主被部位的关系20-21
- (四)“限定”所呈现出的审美与文化内涵21
- 结语21-22
- 参考文献(供参考)22-25
- 致谢25-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走西口》中的音乐赏析[J];电影评介;2009年09期
2 张敏;;《走西口》的民间文化解读[J];电影文学;2009年07期
3 孙云英;;评《走西口》的熟语运用[J];电影文学;2009年12期
4 若果;张思敬;;新《走西口》[J];音乐天地;2010年03期
5 谢成;;电视剧《走西口》里的熟语[J];青年文学家;2010年14期
6 张书宝;姜春阳;;再唱一曲《走西口》[J];歌海;2000年04期
7 张晋俐;;“二人台”《走西口》的艺术特色分析[J];中国音乐;2006年02期
8 靳文泰;;诚信为本 以义制利 看新编近代故事剧《走西口》[J];中国戏剧;2006年11期
9 卢衍鹏;;双重视域下的现代性历史演义——对《走西口》的叙事学解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徐舫州;张yN;;《走西口》——文化的合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亦工;《走西口》在京展演[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2 云占鳌 呼市土默特学校党总支书记;从落脚点角度看《走西口》[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3 本报记者 冯桢;《走西口》引出的话题[N];大同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晓芳;新版京剧《走西口》呈三大亮点[N];山西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孟苗;《走西口》现象三家谈[N];山西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蒙勇鹏;《走西口》带火山西旅游[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7 李茂盛;开年大戏《走西口》的历史底蕴[N];山西日报;2009年
8 记者 毕树文;晋商大戏《走西口》榆次开拍[N];发展导报;2008年
9 仲呈祥邋张金尧;《走西口》的成功启示[N];人民日报;2008年
10 刘宇;京剧《走西口》再登首都舞台[N];山西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天梦;“摆”动律在作品《走西口》中的实践分析[D];北京舞蹈学院;2015年
2 王靖;同宗民歌—《走西口》音乐与风格的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3 吕金龙;笛子协奏曲《走西口》创作手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17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1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