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多彩的画卷——观舞蹈诗《沂蒙风情画》
本文关键词:一幅多彩的画卷——观舞蹈诗《沂蒙风情画》
更多相关文章: 舞蹈诗 风情画 舞蹈艺术 沂蒙 济南市 歌舞剧 新世纪 画卷 多彩 作品
【摘要】:正 也许是与蒙山沂水有着剪不断的情,也许是对舞蹈艺术的那份挚爱,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里,我怀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心情,走进了久违的剧场,去观看济南市(将军)歌舞剧院创演的舞蹈诗《沂蒙风情画》。舞蹈诗《沂蒙风情画》,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名字。整部作品除引子、尾声外共分十个篇章,即
【关键词】: 舞蹈诗 风情画 舞蹈艺术 沂蒙 济南市 歌舞剧 新世纪 画卷 多彩 作品
【分类号】:J722.2
【正文快照】: 也许是与蒙山沂水有着剪不断的情,也许是对舞蹈艺术的那份挚爱,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里,我怀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心情,走进了久违的剧场,去观看济南市(将军)歌舞剧院创演的舞蹈诗《沂蒙风情画》。 舞蹈诗《沂蒙风情画》,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名字。整部作品除引子、尾声外共分十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双白;评舞蹈诗剧《黄河水长流》[J];舞蹈;1997年03期
2 房进激;舞蹈诗——中国舞蹈艺术的新发展新创造[J];舞蹈;2001年03期
3 叶青;;舞蹈诗剧《阿姐鼓》[J];浙江人大;2011年Z1期
4 张俊梅;舞蹈诗化漫议[J];舞蹈;2001年02期
5 杨雪;;“舞蹈诗”之我见[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川音舞蹈系获“荷花奖·舞剧舞蹈诗大赛”两项银奖[J];音乐探索;2010年01期
7 杨少莆;“诗”的兴盛与“剧”的无奈——关于舞蹈诗的絮语[J];舞蹈;2000年02期
8 施万春;舞剧、舞蹈诗观后感[J];舞蹈;2000年06期
9 聂乾先;“舞剧”与“舞蹈诗”探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0年04期
10 伍彦谚;漫谈“剧”与“诗”——关于舞蹈诗的定位[J];理论与创作;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禾;;舞蹈艺术的超民族性和永恒价值[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李振中;;他是西域风情画的开创者[A];“徐庶之先生艺术成就暨生平”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3 章青;;徐庶之先生的艺术人生——解读《徐庶之画集》[A];“徐庶之先生艺术成就暨生平”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彦;;浅谈普通高校舞蹈艺术类课程的教育功能[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蔡石香;;儿童舞蹈《还我星期天》[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6 王宁宇;;肃然起敬忆徐老[A];“徐庶之先生艺术成就暨生平”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化洲;;读徐庶之先生画作[A];“徐庶之先生艺术成就暨生平”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冰;;舞蹈服饰——舞蹈之姐妹艺术[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9 袁伟;;舞蹈教学的美感氛围教学法[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10 戴智;;浅谈舞蹈教学中学员能力的培养[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双白;舞蹈:创作与现实紧密接轨[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驻上海记者 张良仁 实习记者 朱清瑜 刘一霖;“荷花奖”舞剧舞蹈诗大赛落幕[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忱;含泪感恩 含笑奋进[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赵红薇;一首清纯的“诗”[N];贵阳日报;2006年
5 记者 易飞 通讯员 张萍;潜江推出大型舞蹈诗《江汉风》[N];湖北日报;2008年
6 丁晓冬;一幅多彩的画卷[N];中国文化报;2002年
7 张长生 本报记者 郭庆权;风舞辽西[N];锦州日报;2010年
8 庄岩;乡风民俗舞沂蒙 诗情画意抒鲁韵[N];中国文化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潘艳 实习记者 贺韬 实习生 漠湮;舞出贵州新名片[N];贵州民族报;2008年
10 记者 邓其锋 通讯员 朱美琴 实习生 吴前;合力打造“绿谷文化”精品[N];丽水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杜鹃;汉代乐舞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段妃;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个案研究及对舞蹈表演训练的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邹之瑞;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丁翠苓;台湾高等舞蹈专业教育发展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许薇;舞剧叙事性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张蔚;闹节—山东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8 慕羽;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之关系,1979~2006[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10 许锐;传承与变异 互动与创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威;唐代舞蹈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毅德;广东省舞蹈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反思[D];兰州大学;2010年
3 孙娇娇;新媒体在舞蹈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2年
4 余盛祥;论伊莎多拉·邓肯舞蹈艺术的生命精神[D];河南大学;2011年
5 沈越;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舞蹈艺术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汤中秋;武汉城市的风情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徐莉;高中小说中风情画的审美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冯丹丹;边缘上的行走[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苏树培;邓肯舞蹈艺术理念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10 朱青;论西汉皇室舞人的舞蹈艺术[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17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17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