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布莱克和屈原诗歌中的神话原型意象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9 21:20

  本文关键词:布莱克和屈原诗歌中的神话原型意象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布莱克 屈原 神话 原型 意象


【摘要】:威廉·布莱克(1757-1827)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开创了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他集诗人、画家、雕刻家、神秘主义者、想象家于一体,其作品深受后世推崇。布莱克的诗歌富含神话意象,这些神话意象寓意深远,或明亮如金阳,或沉郁如黑夜,具有独特的魅力。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其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同样富含多姿多彩的神话意象。 迄今为止,中西学术界对两位诗人的神话意象虽然各有研究,但是尚未见学者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在原型批评视域下对他们诗作中神话意象进行对比性探讨,对两位浪漫主义诗人的研究来说是一种新的理论尝试,有助于揭示他们诗歌中的神话意象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同时,也为当代的诗歌创作提供启示和灵感。因此,本文将采用原型批评相关理论,从宏观上分析两位诗人作品中的神话原型意象,并在微观上对他们诗歌中的神话原型意象进行比较。 宏观上,布莱克和屈原诗歌中的神话意象根据属性可分为神、人、自然三大类。布莱克系统地创造了四个神话式的意象:由理生、罗斯、奥克、大马斯。“四天神”把布莱克的预言诗连成一个整体,构成了其独特的神话体系。屈原同样在作品中大量使用“四方之神”的意象:句芒、蓐收、祝融、玄武等。两位诗人作品中的四种神话意象与地理方位和自然元素一一对应,并可以延伸到相应的人类神话意象和自然神话意象,布莱克的作品中不乏孩童、游吟诗人等人类意象,屈原则在作品在使用了诸多禹、羿、尧、舜等意象。自然神话意象包括动物意象和植物意象,布莱克的作品中有老虎、羔羊、古树等,屈原的作品则遍及玉树琼枝和香草佩饰。通过探寻典型的神话意象在作品中的体现以及神话原型和意义,可以揭示两位诗人各自的宗教理想和政治理想:布莱克希望重建一个“耶路撒冷”式的宗教神话国度,屈原渴求一个三皇五帝时群贤聚集的美好政治国度。诗歌中种类繁多的神话意象的使用体现了布莱克和屈原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批判,,对完美神话世界的憧憬。 微观上,文学作品中的神话意象都有其文化成因,布莱克和屈原对神话意象的运用体现了诗人的心灵构造和诗歌境界。布莱克借鉴西方神学框架,创造了自己的想象世界,其神话意象的原型大都源自于《圣经》和古希腊神话。而楚地巫风盛行,屈原所使用的神话意象则弥漫着浓厚的南方巫文化和上古神话的色彩。两位诗人均具有“神话想象”的心灵构造和“重写神话”的诗歌境界。布莱克运用其独特的文学认识,重建了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神话世界,即一套想象力的神话体系。屈原运用其奇特的想象力,重塑了一系列绚丽多彩的上古神话,传达回归芝兰美好的期望。 通过对布莱克和屈原诗歌中的神话原型意象比较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作为中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屈原和布莱克均驰骋想象,勇于超越自我,超越现实社会的苦难与黑暗,摄取了绚丽深蕴的神话意象,建构了符合自己情感经验与心灵理想的神话国度。但是,由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的影响,同时由于生活境遇、个性气质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两位诗人又呈现出大相迥异的异质性特色。布莱克侧重于创造神话意象,其神话色彩是鲜明的火红,屈原倾向于借用神话意象,其神话色彩是悲剧性的黯淡。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0-03;I10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葛桂录;威廉·布莱克在中国的接受[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张永伟,甄淑平;中、西方传统思维模式之比较──四元素说与五行说异同论[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3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上)[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4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下)[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本文编号:1163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163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3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