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叙事交流的“终南捷径”:论叙事空白的修辞价值

发布时间:2018-01-13 06:15

  本文关键词:叙事交流的“终南捷径”:论叙事空白的修辞价值 出处:《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叙事空白 卷入程度深 持续时间长 遭遇排斥小


【摘要】:叙事空白是故事时间大于0,文本篇幅等于0的叙事现象。其修辞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叙事空白让读者在叙事交流中卷入更深。在叙事空白的传达中,叙述者有意将某些重要的事件隐藏起来,以勾起读者的好奇心,从而达到一种隐而愈显,欲盖弥彰的效果;二是叙事空白填补的反复性让读者更持久地体验文本;三是叙事空白可以消弭可能遭遇到的排拒心理。叙事空白的渗透性进入和弥漫性影响的作用方式能极大地降低读者可能产生的排斥心理。
[Abstract]:Narrative blank is a narrative phenomenon in which the story time is more than 0 and the text length is equal to zero. The rhetorical value of the blank is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narrative blank makes the reader get involved in the narrative communication more deeply, and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narrative blank. The narrator deliberately hides some important events in order to arouse the reader's curiosity so as to achieve an implicit and more obvious effect. Second, the repetition of narrative blanks makes readers experience the text more persistently. The third is that narrative blankness can eliminate the rejection psychology that may be encountered, and the permeable entry and diffuse influence of narrative blanks can greatly reduce the rejection psychology that readers may produce.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04
【正文快照】: 一、引言空白和不定点是叙事文本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它们的价值,学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将空白视为协调文本接受活动的核心要素。如伊瑟尔等人认为空白、空缺与未定点都是文本对接收者发出的召唤。空白的价值就在于激发读者发挥自己的推理和想象以填补文本中的空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超德;中国原始服饰审美意识之思考[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涂年根;;论文本中叙事空白的填充[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3 何放;;《阴翳礼赞》中的阴翳之美[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2期

4 赵杨;董贵山;;论《左传》叙事策略的运用机制及其突破[J];求索;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孙绪武;;《醒世姻缘传》词语拾遗[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4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6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7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8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9 杨红;;浅论《红楼梦》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10 蔡庸礼;;写作文化精神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劲松;;晴雯双重人格探微——亦主亦奴的文化悲剧[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胜祥;;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幻觉探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帅;;比较孔子的“忧”与海德格尔的“忧”及在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5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韩云波;;论大陆新武侠的文化先进性[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珂;;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彬;向茂甫;;教育学史在我国的演进和发展——学科制度建设的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洪港;;从《红楼梦》管窥清初义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红莉;从文化角度谈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钟锐;从语义学角度看《红楼梦》文化特征词语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陈玉大;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与政论文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宋宛蓉;关联理论框架下《红楼梦》隐喻翻译的效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罗颖虹;霍译《红楼梦》人名英译的审美缺失与补偿[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崔有为;以利奇和顾曰国为代表的英汉礼貌原则比较研究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启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金野;唐彦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郑国锋;陈丽;;《鸽翼》中的“空白”[J];国外文学;2008年02期

2 申丹;全知叙述模式面面观[J];国外文学;1995年02期



本文编号:1417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17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6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